次日清晨,李逸拉开小卖部的铁闸门,还未去买早餐,四眼仔便急匆匆跑来。
“掌柜,那《鹿鼎记》还有吗,再给我一本。”四眼仔气喘吁吁地问道。
“有啊,不过,你上次不是买过了吗?”小蛋曾告诉他,第一个买《鹿鼎记》的人,他自然记得。
“那个,被我父亲抢去了,他也迷上了《鹿鼎记》,不给我看,我只好再来买。”四眼仔挠头道。
“呵,你父亲如此时尚,还看武侠呢,三两银子。”李逸从货架上取了一本《鹿鼎记》递给四眼仔。
“我也不知道,我父亲以前都反对我看武侠,现在居然不反对了,还给我银子让我来买。”四眼仔笑道。
“行了,快去上课吧,对了,记得帮你同学推荐,下次出第二册,我送你一本。”李逸收了银子挥手道。
“啊,真的?那说定了,出第二册一定要告诉我,拜拜,我去上课了。”四眼仔告别,兴高采烈地去上课了。
“看来《鹿鼎记》开始显威了。”李逸轻笑一声。
...
对于《鹿鼎记》的销量,李逸从不担忧。
只要第一批读者向周围人推荐,必然会有部分人购买,再带动身边的人。
如此,《鹿鼎记》便正式进入港岛人的视线。相信那十万本用不了多久就能售罄。
晚上,李逸锁好小卖部,骑着自行车前往仓库。
每天步行去仓库需耗时二十分钟左右,太过浪费时间,于是买了自行车代步。
十分钟后,李逸缓缓推车进入仓库。
此刻,大飞正在往他的三轮车上装载《鹿鼎记》书册,刘得光两兄弟在一旁协助。
而伍世豪四人则尴尬地站在一旁,大飞拒绝了他们的帮助,令他们颇感不安。
毕竟,大飞等人在忙碌,伍世豪四人总不能坐在沙发上旁观,但帮忙又被拒绝,只能尴尬地站在一旁。
见李逸到来,伍世豪顿时如见救星,连忙道:“逸兄,您来了。”
“嗯,放下手头的事,过来坐下,我有事交代。”李逸停好自行车,坐在角落的沙发上。
这沙发是大飞从旧货市场淘来的,四个沙发围成一个口字形,中间放着一张茶几。沙发柔软舒适,坐着十分惬意。
“来了,逸兄。”伍世豪、大飞及七人连忙走来,坐在沙发上。
“大飞,说说《鹿鼎记》书籍的销售情况。”李逸对大飞说道。
大飞闻言,忙从口袋掏出一个小本,开始翻阅:“逸兄,我先说我的这边。”
“从前天晚上至今,两天时间,我和刘得光两兄弟在地铁口、天桥设了两个摊位,加上一些书肆、报摊。”
“两天共售出一千五百三十二本,收入四千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