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说,袁绍拿出所有骑兵,搞绕后战略,结果当袁绍骑兵杀到许都城下时,会发现,单靠他们这些骑兵,根本没能力拿下许都。
一群骑兵面对一座坚固的城池,你让一群骑兵用什么攻城,让马跳上城墙吗?
还是说,用骑兵和战马的尸体,堆尸山,上城?
所以,哪怕袁绍军的骑兵,可以绕到许都城下,同时解决了后勤补给问题,可面对守卫兵力不比突袭骑兵少的许都,袁绍军骑兵拿什么攻城?
所以,许攸的建议,对于袁绍来说,完全属于没用的。
因为,许攸这个计策要成功,需要的前提太多了,通俗点讲,就是许攸的这个计划成功的概率太低了。
而袁绍如果不按照许攸的计划来,而是按部就班的和曹操进行对峙,则不一样。
目前,可以肯定,只要耗下去,袁绍便可以赢,而且不是小赢,是大赢。
既然这样,袁绍为什么还要按照许攸的计策,派遣骑兵绕后呢?
如果说,许攸的计划,成功的概率是个位数,那么,袁绍进行和曹操僵持下去,成功的概率则无限接近于百分之百。
可以说,此时,袁绍只要沉得住气,那么,官渡之战的最后胜利者,便是袁绍无疑。
既然有更有效,损失更低的方法,袁绍为什么要冒险采取许攸的策略。
说白了,许攸的这个计策,就好像子午谷奇谋一样。
袁绍拒绝了许攸的建议以后不久,许攸得到了一个坏消息。
那便是,许攸的家人,因为犯法,被留守在邺城的审配抓了起来,关进了大牢。
当许攸听说这事以后,非常的惊恐。
许攸为什么惊恐呢?
很简单,因为这件事让许攸想到了两个字——党争。
审配是什么人,审配是河北人,而许攸是什么人?
许攸是南阳人。
也就是说,许攸其实是袁绍扶持起来,抗衡河北豪族的人。
也就是说,许攸和审配之间,是有矛盾的,还是不小的矛盾。
而现在,袁绍麾下,沮授已经失去了袁绍的信任,这使的,袁绍的主要谋臣当中,河南派的人,压倒了河北派。
许攸、逢纪、郭图、荀谌、辛评这五人,都是河南派的。
而且,更关键的是,袁绍麾下八位谋臣当中,三位河北派的人,此时都不在袁绍大军当中,或者说,此时袁绍大军当时,河北派的人已经受到了压制。
田丰被关了起来,没有参加官渡之战。
审配留守邺城,同样没有参加官渡之战。
沮授是参加了官渡之战,可问题是,沮授的兵权又被袁绍夺了去。
也就是说,河北派此时在袁绍这里,失去了所有重要的带头人。
这意味着,一旦官渡之战袁绍取得胜利,那么,战胜曹操的胜利果实,其最大的受益者是河南派的人。
因为,河南派的人基本都参加了官渡之战。
只要官渡之战打赢了,那么,河南派的人,在袁绍手下,便可以得到重用。
而作为袁绍衣食父母的河北派,在官渡之战当中,却得不到多少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