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同样不在意,反倒觉得价格在能接受的范围内,毕竟儿子还买了套五万五的小院子呢。
“小书,你确定要买了么?”
虽说人都上来了,且看了三天,奶奶依然觉得...挺梦幻的!
三千块钱的房子,就这么买了?
“买,回头和大妈说一声,让她联系买主。
然后找人把院子整利索了!”
“哎,点点明年才上幼儿园,要不,咱明年再买,兴许还能便宜些。”
宁书摇头。
“妈,咱买房子,不仅是住,同样属于投资。
张叔都存了那么些钱,代表有实力的人不少。
加上院子,几百个平方,才三千块,回头要让人抢了,后悔都来不及。”
“宁书说的对。”
老张头跟着劝说。
“城里人住的都是楼房,那破玩意,多憋屈!
他原本预计是六千多,这会省一半呢,剩下的钱,买点家具,粉刷个墙都有富余。”
“不行咱们听点点的!”
宁书抱起小丫头。
“你喜欢这套房子么?”
“喜欢!”
小点点不带丝毫考虑。
见此,老妈也不再多言。
“真的,你们确定了对吧,那行,我马上去找人!”
买了糖葫芦的大妈回来之后,对于这家子的决定不太理解,但尊重。
立刻着手后续的事儿。
儿子虽说在当兵,不过有至亲在县城,也可以帮着办理。
三天,赚了一块五,加上奖励的五块钱,美滋滋!
这样,在县城的第四天,老宁家,老张头的房子全都搞定。
说起来,效率比后世来的要快许多。
回去的路上,老妈都在咧着嘴笑。
屋子,不着急收拾装修,但并不妨碍她俩期待未来的日子。
尤其是房屋的钥匙,都给捂热了。
买房的事儿,自然不会去宣扬,就是去走了圈亲戚,仅此而已。
到家之后,从东子那得到个消息。
雪不是停了么,村里有不少人进到了山里,想要继续寻找树蛙。
不过,小溪都给冻上了,就有俩人费了老鼻子劲,用锄头挖了两只。
村民们也就都放弃了。
但有人让打听打听,是否还有别的路子。
宁书表示,哥们也想知道。
房子一共花了三千多一些,与老张头借了一千,剩余的几百都给了妈妈做家用应急。
已经身无分文,再也阔气不起来了。
还有件事,他收到了来自广东的电报。
“卖爆明年继续”
一共六个字,没有标点符号。
宁书一看,就知道是胡老板发的。
可以写信,但对方选择了发电报,果然是有钱人。
要知道,一个字可是一毛三分五呢。
宁书看完之后,并没有多大反应。
年后的事,还有几个月呢,计划赶不上变化。
能赚自然最好,回头再说。
歇了一天后,宁书喊来了老三与东子。
“雪也停了,装备也买好了。
你们晚上回去准备准备,咱仨明天进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