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城网

字:
关灯护眼
我的书城网 > 好汉劫 > 第三十七章:重返关西

第三十七章:重返关西

“当初王大人曾献朝廷《平戎策》,只说收复河隍,招抚吐蕃,孤立西夏,青唐国主不是早就归降宋朝了么?还派兵攻打西夏,怎么出尔反尔?”杨志实在不解。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王韶摇头道:“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吐蕃人虽四分五裂,难成气侯,可本性欺软怕硬,最会变脸。打不过便降,安分不了几天,便要造反。那西夏国梁太后临朝听政,将女儿嫁与青唐国主董毡之子蔺逋比,西夏和吐蕃和亲,便与大宋翻了脸。本府早就料到大宋占领河湟谷地,因涉及吐蕃贵族的利益,必心怀不满,未曾想竟如此明目张胆,不守信诺。此回不给董毡点颜色,也不知马王爷三只眼”。

“王大人,有何打算?”杨志道。

“本府暂不回京,即刻折返熙州,调集大军解河州之围”,王韶道:“杨志速去岷州见过种谔大人,务要阻断吐蕃诸部北上支援羌王木征,种推官速去京兆府去见经略使大人,禀明战况,早派援军”。

王韶说完即叫车夫掉转马头,回师熙州。种建中即往京兆府报急军情。

杨志更不怠慢,急马加鞭,急往岷州。

岷州(今甘肃岷县),古称临洮,西亘青海之塞,南临白马之氐,东连熙巩,北并洮叠,内则屏瀚蜀门,外则控制边境,为熙河重地。

到了岷州府衙,杨志上堂见过知州种谔,并呈上朝廷调令。

种谔看罢道:“当初在延州时,我让你护送汤成灵柩,你如何不辞而别?”

“都怪汤知寨那个宝贝儿子汤隆”,杨志便把汤隆赌博欠债,不干正事,只得自己将汤知寨下葬。后来李通判说起,种大人受朝廷谏官弹劾,已被贬往随州。自家不愿受那李通判欺压,因此上私离了延州,到河北定州寻找干爹杨文广。

说起干爹,杨志的眼睛湿润了。

种谔知道杨志与杨文广之子杨怀玉是结拜兄弟,也知道老爷子过世了,便长叹道:“原来如此。杨文广乃社稷重臣,可惜过世了”。

杨志便问种谔不在延州,如何被调到岷州。

种谔道:“朝廷调令,谁敢不从?”

杨志:“当初太祖皇帝鉴于五代乱世,藩镇割据,朝廷无法管辖,便以文抑武,便是镇边大将,也必以监军牵制,以防功高盖主,不服辖制。更皆调动频繁,以至兵无常帅,将无常师。难怪大宋虽不乏名将,却难克敌制胜,屡受牵制之故”。

听说这番话,种谔吃了一惊,真没想到杨志年纪轻轻,竟将问题看得如此透彻,不由惊叹道:“后生可畏也。老夫听说你中了武举,可是当真?”

杨志点头笑笑。

“年轻人,好好干”,种谔道:“大丈夫就得有凌云壮志,你便是俺大宋的霍去病,将来必定能建功立业,光宗耀祖”。

几句话,说的杨志热血沸腾,暗下决心,一定要干出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来。

时势造英雄,没有什么不可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开局一书生:从敬夜司狱开始我掌梁山,没宋江什么事了朱雄英现代留学十年,回归大明穿越贾琏之慢节奏生活手握百万铁骑,你说朕是反贼?开局救下刘邦,竟成为历史权臣?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什么?我一个科研人员成皇子了?穿越亮剑之抗日签到系统三国,我曹贼,爱江山更爱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