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云清咳一声,缓缓直起身来,神情严肃:
“为何不留下活口?”
“少主,老朽愚钝,不知留下活口有何妙处?”
黄老疑惑,留下活口不会走漏风声,引得其他伏兵追来么?
“相信以您逍遥境的修为,让一个活口昏迷三日再醒来,不是难事。待他醒来告知其他人时,此路伏兵早已被尽数杀尽,而我们或许已然绕到在另一条路上。实力强劲,又来去自如,您说他们如何抓得住我们。”
“原来如此,是我等考虑不周。”
“无妨,再走一段路,还有一批伏兵,届时留一个活口即可。”
李青云不在意地摆摆手,其实留不留活口不太重要,消息终究会传播出去,只不过留下活口,加快消息传播的进程罢了。
待搜刮完战利品后,李青云与分舵舵主们继续前行。
方才的情形,再次上演。
伏兵逃窜,舵主追杀,搜刮战利品。
唯一不同的是,此处的朝廷高手早已撤离。
原来,李青云暗中安排青沉鱼,在吴公公等人撤退路上等候,并将一封信交给吴公公。
李青云在信中表明此行只杀江湖中人,愿朝廷之人撤离,否则一同杀之。
吴公公本就不愿惹上李青云,而青云楼屠杀江湖中人,也正合楚皇之意。
楚皇为巩固皇权,防止江湖以武犯禁,不仅大肆重金收服江湖好手作朝廷供奉,更是招安暗宗,成立暗影司,暗杀危及朝廷统治的江湖中人。
掌握天下情报的青云楼亦是因此缘由,而遭受清算。
吴公公以信鸽,暗中将消息传递给所有朝廷高手,却瞒着江湖客们。
江湖客们虽然疑惑朝廷为何撤走,却不为所动,仍在守株待兔。
或许待他们化作一片尸体之后,入了黄泉,才会醒悟,大骂朝廷狗官。
……
两日后,平州,平州城。
李青云等人一路上不知屠杀了多少人,浑身血腥味,头戴斗笠,遮住面容,令城内百姓心惊胆战,亦有不少人前去报官。
可出人意料的是,官府并未理会报官之人,反倒将他们赶出去。
只因他们已经收到朝廷传来的旨意,不得干预李青云等人。
“少主,为何那朝廷与名门大派如此轻易便答应,不再趟这趟浑水?”
青云楼平州分舵舵主薛昌兴,于离别之际,忍不住向李青云开口询问。
“名门大派底蕴深厚,弟子天资较高,正因如此,他们才不敢让自家的好苗子犯险。至于朝廷,楚皇他不敢再得罪学宫,而死些江湖高手,与他削弱江湖,巩固皇权的意愿相合,何乐而不为呢?”
听闻李青云的解释,薛昌兴不由感慨道:
“少主真是智谋近妖,如此轻易便化解来自各方的压力。”
“薛舵主过誉,我不过是站在敌方势力的立场上,看待其中的利害关系罢了。”
“那少主,我们继续向东走么?”
平州以东,便是燕州与海州。
“不,你们二人先留在平州,其余人随我一同南下。待追兵全部向南追去,你们再回燕州与海州。”
李青云对燕州与海州的分舵舵主说道。
“是。”
“算算时间,消息应是已经传出,我们连夜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