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昭玉不禁感慨, 展望将来两国友好,她也是功不可没啊!
不过话说回来,事情发展到现在,寿安郡主真可谓人生赢家了!
想人家整天游山玩水享受人生,恋爱也没少谈,如今王位竟然又回到了自己孩子头上。
真是很令人羡慕了。
当然,南诏距京城山高路远,想必寿安郡主此时还不知道这个喜讯,等过几天再知道了那死对头弟妹的下场,估计就更爽了。
-
眼看又是几日过去,宫中也忙碌了起来。
只因将要到谢羡玉的生辰了。
当然,以谢羡玉这个年纪,若放到民间,自是还不到该庆贺的时候。
但毕竟是太子,将来的九五之尊,于国家来说,太子的生辰也是一个重要的日子。
不说别的,趁此机会与各番邦联络交流一番对外政策,也是极其重要的事项之一。
因此,自谢羡玉封为太子之日起,礼部就将他的生辰定为了大梁的长宁节,每五年举办一回,邀请各国使臣来京聚会。
也是因此, 皇帝将本来在寺庙里虔心礼佛的太后又请了回来,方便与各位女眷们交流。
除过寿安郡主是为了见祁学士提前一个月来到,其余各番邦眼下才开始陆续抵京。
而这头一个到的,竟然是与大梁关系向来不是很好的吐蕃。
众所周知,吐蕃位于大梁西南,几十年来一直对大梁虎视眈眈,时有战争发生。
若非中间有个南诏国缓冲,战争只怕会更加激烈。
谁都知道他们对大梁向来狼子野心,却没成想今次他们竟然主动提出,要与大梁和亲。
这消息一出,立时引发朝野一片议论之声。
有大臣十分反对,认为此事决不可答应,那吐蕃山高水远,又是蛮夷之地,且并非如南诏那般是大梁的世代友好之邦。
一旦将大梁女子嫁过去,不知会受什么折磨不说,且对方也未必会遵守协定,保证今后不侵犯大梁国土。
尤其随着和亲,大梁必定还会送出丰厚嫁妆,这吐蕃人极有可能会先吞了嫁妆再转头生事,叫大梁竹篮打水一场空。
但也有大臣对此十分赞成。他们认为战争劳民伤财,十分耗费国力,若能以和平的方式令两国友好相处,且还能加强彼此间的交流融合,何乐而不为呢?
是以一连几日,朝堂上都争论不休。
然而,没等大臣们争论出个结果,汝阳王妃先满心忧虑的来找太后了。
说来也巧,那日正逢寿安郡主府上的厨子做了南诏国特色的鲜花酥饼,寿安郡主亲自送到宫中给太后尝鲜。
而太后又心系着宋昭玉,把她也一同叫到了慈安宫。
于是,三人正在品尝点心之际,就听宫人禀报道,“汝阳王妃求见。”
正沉浸在鲜花饼香甜滋味中的宋昭玉一愣,心道汝阳王妃怎么这会儿过来了?
——难不成是听说了小姑子寿安郡主今日进宫,特意找来吵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