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的管理思想是以治国平天下为其管理的终极目标,以管理者的自我修养为前提条件,用德行转化为为主要手段的管理方法来施行管理的。
确实有接近科学管理理论的部分。
只是没有提到过,怎么提高生产效率和发展生产力。
作为一个延续数千年的理论体系,杨行秋决定补上这重要的一环。
“古之善用人者,必循天顺人而明赏罚。循天,则用力寡而功立,顺人,则刑罚省而令行;明赏罚,则伯夷、盗跖不乱。如此,则白黑分矣。”
“释法术而任心治,尧不能正一国。去规矩而妄意度,奚仲不能成一轮。废尺寸而差短长,王尔不能半中。”
杨行秋的话,把在场众人的思绪全都打乱了。
这不是韩非的《用人》吗?
古代善于用人的君主,必定会遵循天道顺应人情并且赏罚分明。遵循天道,就能够少用气力而建立功业,顺应人情,就能够少用刑罚而推行法令;赏罚分明,伯夷的圣贤和盗跖的凶恶就不会混淆。这样一来,黑白就分明了。
放弃法度而凭主观判断,就是尧这样的圣贤也不能治理好一个国家;不要规矩而胡乱猜测,就是奚仲这样的巧匠也不能做好一个轮子;废弃尺寸而比较长短,就是王尔也不能准确判断。
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潜力是非常大的,只是潜力不会自动跑出来,怎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挖掘这种潜力呢?
就是把积累的经验知识和传统的技巧,归纳整理并结合起来,然后进行分析比较,从中找出其具有共性和规律性的理论,然后利用上述原理将其标准化,消除种种不合理的因素,把有利于提升生产力的因素结合起来,这就形成一种最好的方法。
也就是韩非提出的,“循天,则用力寡而功立。”
“以人为本。本治则固,本乱则危。”
管理学认为,人是一切活动的中心,管理是人的一种活动形式,管理关系是人的关系,管理是对人的管理目标。
管理学不仅是科学主义也是人本主义。
包括计划、组织、领导、制度四个方面。
计划表现为确立目标和明确达到目标的必要步骤的过程,简单地说计划工作就是要解决两个基本问题: 第一是干什么,第二是怎么干。
组织是为了有效地实现计划所确定的目标而在组织中进行部门划分、权利分配和工作协调的过程。它是计划工作的自然延伸,包括组织结构的设计、组织关系的确立、人员的配置以及组织的变革等。
领导就是管理者利用职权和威信施展影响,指导和激励各类人员努力去实现目标的过程。管理者激励他的下属、指导下属的行动、选择最有效的沟通途径或解决组织成员间的争纷。
制度包括确立控制目标、衡量实际业绩、进行差异分析、采取纠偏措施。
上述四大职能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其中计划是管理的首要职能,是组织、领导和控制职能的依据;组织、领导和控制职能是有效管理的重要环节和必要手段,是计划及其目标得以实现的保障,只有统一协调这四个方面,使之形成前后关联、连续一致的管理活动整体过程,才能保证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和组织目标的完满实现。
杨行秋就这样跟股东们讲完了管理学的基本概念。
曹硕听着杨行秋的话,浮现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
“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