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日后人牙子来报,荷香的家人说没钱,赎不了,若是直接不要遣回家就当家里多了个碗多双筷子。
人牙子王婆子还叹息怎么有如此不顾女儿的人家,账都不会算。
倩倩却想不是那家人不会算账,怕是真的拿不出来,借都借不来钱,或者根本就没想过借。
如此就只有嫁人一途了,这事也交给人牙子去办,要求男方身家清白,最好是日子好过点的,赎身银只要十两。
倩倩嗟叹这世道果然不能走错,特别是女子,一步错可能就是万劫不复了,还是要不忘出身和本分。
像荷香这种出身和长相的,在府里过了几年好日子,就有非分之想,忘了本分,妄图高枝,一着不慎就被打回了原形,而且只是家主一句话的事。
何良秀那边呢,被何济源训了一顿后,第二天直接被送到吉安府的白鹭洲书院就读,无事不可回来。
三日后,王婆子带来一个船户模样的年轻人来相看,翠屏和倩倩会在屏风后面,看那男子面相老实就答应了。
过后王婆子便拿来十两银子赎了人,翠屏让荷香将自己的铺盖衣裳带走,又送了五两银子作其嫁妆,偷偷送出后衙完事。
整件事做得毫不拖泥带水,十几日内完事,知情者只翠屏、倩倩和几个心腹。
许多人还是几日不见荷香才惊觉出事了,又免不了到处打听。
因此,倩倩以此为契机加强了对年轻媳妇和丫鬟的管制,便明确地说了,只有主人点头的事才能做,主人没点头就不能做,不听训就一种处理方法,那就是转手卖掉。
“你们到时就不要怨我们不讲情理,凡事丑话讲在前头,哪些事能做,哪些不能做你们自己要心里有数,到时候收不了尾,就别怪我不客气。”她坐在正厅中,俯视着排得直直的女仆时如是说。
经过几年的实践,她已有许多管家娘子的气势了。
倩倩算了一笔账,花钱买几个长得清秀的小女孩,养到十五六岁,教些礼仪诗词算账管家,再转手卖掉,自然还是赚的。
怪不得人牙子、人贩子到处都是。听说江南的教坊司就是如此操作的,扬州瘦马也是如此。在倩倩看来这种方法就有些缺德了。
不过转念一想,对那些不被卖就可能饿死的人来说,被卖掉也是一种活路,毕竟真正的穷人是买不起人的。
这样嗟叹了几日,便过了盛夏到了初秋。风和景明中,稻谷收割完毕,秋粮征收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