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深知时机尚未成熟,决定继续忍耐。他在益州的驻军中加强训练,暗中吸收益州的士兵为己用。同时,刘备还借助仙界聊天群的力量,悄悄向益州输入现代武器和装备,为未来的军事行动做准备。
在益州的时间里,刘备不断积累力量,耐心等待最佳时机的到来。他明白,一旦行动开始,就必须一击成功,不能有丝毫疏忽。为此,他与诸葛亮频繁通信,商讨每一个细节,力求将一切都安排得天衣无缝。
刘备还利用这个时间段,深入了解益州的地形和民情。他亲自走访了益州的各个重要城镇,与当地的百姓和士绅交谈,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心声。刘备的亲民举措使得益州的百姓对他逐渐产生了好感,许多人开始暗中支持刘备,愿意在必要时帮助他。
在刘备的精心策划下,益州内部的矛盾逐渐显现出来。刘璋的一些部下开始对刘备表现出敌意,而另一些则因不满刘璋的统治,悄悄与刘备暗中接触。刘备见时机逐渐成熟,开始筹划如何发动一场“兵不血刃”的攻势。
与此同时,曹操并未停止对刘备的关注。他得知刘备前往益州后,立刻意识到刘备的意图。曹操决定不能坐视刘备进一步壮大,必须想办法阻止他攻取益州。曹操派出了一支秘密部队,试图在益州内部挑起事端,激化刘璋与刘备之间的矛盾。
刘备很快察觉到了曹操的阴谋,他立即与诸葛亮商议,决定采取主动出击的策略,以先发制人,防止曹操的计谋得逞。刘备通过密信联系到益州的反对势力,承诺一旦他们起兵反叛,自己将立即出兵相助,并许诺在事成之后给予他们相应的封赏。
果然,益州内部的一些不满势力在刘备的暗中支持下,开始行动起来。他们制造了一些小规模的冲突,试图挑动刘璋与刘备之间的矛盾。刘璋果然中计,认为刘备暗中策划叛乱,决定对刘备采取行动。然而,当刘璋的部下发兵前来镇压时,刘备早已准备就绪,迅速组织防御,并以雷霆手段反击。
在刘备的反击下,刘璋的军队迅速溃败。刘璋见大势已去,只得退守成都。此时,刘备顺势出兵,向成都进发。沿途刘备以德服人,许多益州的守将纷纷投降,刘璋的势力迅速瓦解。
最终,刘备成功攻入成都,刘璋被迫投降,益州落入刘备的掌控之中。通过这次巧妙的谋划,刘备不仅没有耗费大量兵力,还顺利将益州收入囊中,大幅提升了自己的实力。
这场战役的胜利让刘备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只有不断扩展地盘,才能在乱世中生存并取得最终的胜利。刘备在益州站稳脚跟后,立即开始整顿地方,加强治理,为未来的天下大势做准备。
然而,刘备心中清楚,曹操不会善罢甘休,他必须未雨绸缪,提前做好一切准备,以应对未来更加严峻的挑战。刘备站在益州的高台上,眺望着远方,他知道,这场乱世之争,远未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