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平定蜀地后,西南地区暂时进入了相对的和平与稳定。然而,他深知,这片短暂的宁静背后,隐藏着更为复杂的局势。东边的曹操和孙权仍然是他最大的威胁。为了实现统一天下的梦想,刘备必须时刻关注天下形势,制定长远的战略。
在蜀地站稳脚跟后,刘备立刻着手整顿内部。他任命了一批忠诚的官员和将领,负责治理蜀地的重要城镇和关口,确保蜀地的稳固。他还下令修缮蜀地的城防工事,并在各地设立兵营,以防御可能来自曹操和孙权的进攻。
诸葛亮建议刘备在稳固蜀地的基础上,密切关注东边的形势。他说:“主公,曹操虽然在北方势力强大,但他如今也面临着不少内忧外患。孙权在江东盘踞多年,根基深厚。我们若能利用曹孙之间的矛盾,为我所用,便可进一步削弱他们的力量,为我军争取更多的机会。”
刘备深以为然,决定派遣使者前往江东,与孙权交好,以图结盟。与此同时,刘备还派遣一些间谍前往曹操的领地,探查曹军的动向,以便随时掌握曹操的战略变化。
在东边,曹操果然没有闲着。刘备的崛起让曹操感到不安,他深知刘备是一位极具威胁的对手,尤其是在得到了蜀地之后,刘备的实力进一步增强。曹操开始重新部署他的军队,并加强对刘备的监视。他的谋士们也纷纷向他献策,建议他趁刘备立足未稳之际,发动一次突袭,以彻底摧毁刘备的势力。
然而,曹操并未急于行动。他的目光投向了北方,他认为要想彻底消灭刘备,首先需要解决北方的一些隐患。此时的北方还有一些割据势力和反叛者,这些人时不时地给曹操制造麻烦。为了确保后方无忧,曹操决定先解决北方的问题,再集中力量对付刘备。
曹操的这一决定为刘备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在诸葛亮的建议下,刘备决定利用这段时间,进一步增强自己的实力。他加紧训练军队,提升士兵的战斗力,并继续从仙界聊天群中获取更多的法宝和知识,以增强军队的战斗力。
与此同时,刘备还积极与各地的势力联络,试图扩大自己的影响力。他特别关注江东的动向,希望通过结盟的方式,避免与孙权的直接冲突。刘备知道,如果能与孙权结盟,共同对抗曹操,便能在乱世中占据更加有利的地位。
然而,孙权并非易与之辈。他在江东的统治多年,早已形成了自己的权力体系。虽然他对曹操的扩张心存戒备,但对刘备同样保持警惕。孙权清楚,刘备虽有仁德之名,但其扩张之势不容忽视。孙权的谋士们也纷纷建议他对刘备保持距离,不宜过早与其结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