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李泽兴冲冲地背着现金,等学校便利店隔壁的巴克利银行一开门就冲了进去。
银行的工作人员态度亲切,服务周到。相比国内同行,李泽有一种不存钱都不好意思的错觉。
就在他以为重担可以卸下的时候,生活又给他上了一课。
银行经理告诉他,美元不能存。
什么?全世界通用的钱你们不收?老牌帝国这么叼的吗?
银行经理让他稍安勿躁,然后仔细解释。这家银行只接受本币存款,也就是只收英镑。如果要存外币,必须在银行兑换成本币才行。
可以兑换啊,那没事了。
李泽松了一口气。
“既然你愿意兑换,那我就帮你开户。”银行经理笑了笑,“这是今天的汇率。”
李泽看着纸上的汇率,一遍,两遍,三遍。
“你确定没搞错吗?”
“我非常确定,这是最新的汇率,今天美元跌了一点。”银行经理非常专业的样子。
李泽看着那个比国内高了将近一半的汇率,无奈地说:“那我就不存美元了,只存英镑。”
“没问题,我这就给你开户。”银行经理好心提醒,“你可以去其他银行问问能不能存外币。”
在银行经理的帮助下,李泽填了几份表格。接着对方带着他到柜台存钱。
李泽把身上8000多镑现金递给柜员。柜员轻呼一声:“哇,好多钱。”
纸币的面值都是50镑,所以8000多真是厚厚一叠。日子久了,李泽才慢慢知道,日常生活中大量现金很少见。5镑、10镑、20镑纸币和小额硬币才是主流。
柜员把纸币分成几叠,先拿一叠在手里,然后50、100、150...这样一张张抽出来数。数了两遍之后,又拿出一个小号的电子秤,把纸币放上去称了两次。
相比国内银行那些人型点钞机,这样的速度真是慢到发指。但是李泽觉得很新奇,没想到点钞还能用称重的方式。
存款办妥之后,银行经理给了李泽一张存款证明和一份开户证明,告诉他第二天去领取银行卡,大约一周后会收到邮寄的支票簿。
从巴克利银行出来,李泽抱着万一的想法拐进隔壁汇丰银行。
可惜汇丰的回答和巴克利一样。
虽然存钱失败,但是他在汇丰银行经理的劝说下又开了个户头。对方说每家银行提款机里现金有限,为了避免取不到钱又想节约跨行取款的手续费,不如多开一个银行账户。再说开户又不要钱,存10镑就行。
好有道理。
至此,李泽只能自己保管那些美元,再慢慢想办法。
李泽把存款经过告诉了母亲。
“妈,我听说伦敦的夏国银行可以存,等我空下来找个机会去看看。”
“好。出门在外,我们帮不了你,你自己拿主意。”母亲无奈地说。
“妈,还有什么事吗?”国际长途比较昂贵,李泽觉得母亲多半有什么重要的事情。
“是有点事情。”母亲犹豫了一下,“家里出了点变故,从下个月开始,你的生活费要自己想办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