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经满17岁,可以加入军队参战了。"赵祁有些不安地说出这一想法,生怕触动她的忧虑。
为了不引起她的担忧,尽管他知道参军可能会面临生死之劫。
尽管能在战场上赢得荣耀,乃至封侯拜将,但他明白那刀光剑影之地可能永远回不来了。
"祁哥哥……你要从军征战吗?"
"不行,那战场太危险了……"李嫣儿果然脸色一变,眼中尽是抗拒与忧郁。
"嫣儿,其实早在母亲在世的时候,我心中就有了这样的念头。
但她一直身体不好,我一直留在家中照顾。
然而现在……我别无选择。"
"我知道你的感情深深,我也感激这份深情厚意。"
"作为男人,我不能一直隐匿在这个山村里,我必须有所建树,未来才能名正言顺地迎娶你。"
转过脸去,双臂轻轻环住李嫣儿的肩,目光坚决而声音温柔,
"可是,你知道战场是生或死的险境吗?若我在那儿失去,你该何去何从?"李嫣儿泣声道。
"放心吧,我不会轻易离开的。"
"我要赢得荣耀,争取封赏,将来扬眉吐气地回来娶你。
我甚至想,未来的天下都要为你而艳羡。"赵祁坚定道。
"祁哥哥,你要我吗?"……**
屋内,
二人缠绵共卧于榻间。
"嫣儿,天下虽大……"
"唯你和娘,待我最好。
答应我,不管发生任何事,我一定不会让你受苦。" 赵祁轻触着李嫣儿脸颊,语气深沉,满怀呵护。
正是方才那一刹那,
李嫣儿把自己最珍贵的一切交付给了赵祁。
因此,我必须参军,获取荣誉,赢得爵位,以此来出人头地。”
"到时候,我可以光明正大地迎娶你。"赵祁紧紧抱着李嫣儿,语气坚定不移。
"嗯。"
看着赵祁的决心,李嫣儿无奈地点了点头,心中带着一丝苦涩和其它思绪。
这时,赵祁从枕头下取出两块宝玉。
"嫣儿,"
"这是娘留给我的宝玉,合在一起能拼凑成完整的图样。"
他将这两块宝玉拼在一起,宝玉表面刻画的是一个"赵"字,价值颇为珍贵。
"这块你要随时带在身边,这块我会保存着。
这算是我对你的订亲礼,将来我若是扬眉吐气,定会补上更丰厚的聘礼。"说着,赵祁将一块宝玉交给李嫣儿,他自己收起另一块。
"嗯。"
李嫣儿乖巧地点了点头,紧握着手中的宝玉,尽管心中有些哀伤,还是没有抗拒这份命运的馈赠。
... ... ...
在里正家里,他作为一名村民的首领,同时也是当时的村长,负有关心村子所有事务的责任,招兵买马的工作他也照管。
"你真决定了?"
"战场凶险,你已年满服役,本因守丧三年无需应募,如今母亲刚刚离去。"
里正神色凝重地看着赵祁。"老李,我已经深思熟虑,"
"以前为了照顾母亲,但现在母亲离开,我也少了一份牵挂。"
"更重要的是,身为大秦男儿,入伍报效国家,是我这样的寒门子弟晋升唯一的途径。"赵祁对着老人道明心志。
"关于嫣儿,你跟她沟通过没?"里正无奈地问。
"说了。"
赵祁点头回答,眼神坚定:"正是因嫣儿才让我下定决心,这么多年,深知她非同凡响,不能让她嫁给我这种默默无闻之人,我要出人头地才能配得上她。”
听后,里正唯有微微叹了口气:“好吧,既然如此,我会帮你安排。
恰好明天正是雍城大营招募新兵的日子,你们村子十位符合条件的青年明日一起入伍吧。”
赵祁连忙道谢:"谢谢李爷爷。"
第二天清晨,村子口。
几百名村民已整齐排列在那里。
自商鞅改革后,每当新兵出征,乡邻会送行以酒致敬,以示朝廷对于忠诚将士的尊重。
此刻,
来自雍城军营的一个伍长以及数名全副武装的精锐已抵达。
“现在开始,”
"李家村有十名适龄青年应征入伍,将为国家服役。"里正举起竹简文书写道,声音响彻村庄。
"本王大,受命于秦王接纳这些为国出征的新兵。"伍长庄重地接过文书。
"新兵出列。"里正转身面对村民们喊道。
瞬间,数百村民都充满了敬意地纷纷让出一条通道。
十个换上黑甲的壮丁有序地走出来,为首的就是赵祁。
穿上战甲,发型束起,此刻的赵祁显得愈发威武,带着一抹无形的杀气。"壮行需美酒。”
乡绅大声道。
随着应和声起,数十个村民迅速搬来十几张木桌,并排放置在赵祁他们前方,每一张桌上都放置着一碗劲烈的烈酒。"自此之后,”
乡绅严肃宣布,“你们不再是寻常百姓,而是大秦的士兵。
应当忠诚于秦国,保家卫国,开拓疆土。”
“我代表李家村,敬重你们这份保卫家国的壮志。”
他说着,举起了酒碗。"干!”
赵祁毫不犹豫,直接拿起桌子上的酒杯一饮而尽。
其他九人也同样照做,将酒倾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