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店的老板姓艾,年轻时就在照相馆做学徒,现在已经六十多岁了,生意交给女儿在打理。
只有遇上老顾客上门,他才会亲自操刀拍摄。
江筱进门的时候,江秉文正在跟艾老板寒暄,旁边一个三四十岁的女人正给人裁证件照。
艾老板放下手里的茶杯,微笑着看向江筱:“小姑娘都长这么大了,真是一年一个样,越长越像她妈。”
他每年都给江筱拍照,一时有些唏嘘。
江筱喊了声艾叔叔,江秉文叹气道:“太内向了,见到人都不敢说话,也不知道随了谁。”
“女孩子文静些好,乖巧听话。”艾老板笑着站起身,带两人进了里屋。
照相馆面积不大,总共也才四十多平米。
外面是柜台,中间宽敞的地方是拍摄场地,摆放着各种摄影器材。
一面空白的墙上挂着老式的幕布背景,其余墙上则挂着各式各样的照片。
有全家福,也有个人写真,里面还夹杂着几张民国装扮的黑白老照片。
艾老板降下一块深棕色的幕布,又搬了个红木椅子放在幕布前,让江秉文坐上去,随后开始调整灯光。
江筱侧身站在江秉文边上,灯光打在脸上,有些晃眼睛。
她下意识地侧过头,看向墙上的老照片。
靠左边的墙面上,挂着一幅五口之家的全家福。
爷爷奶奶坐前面,脸上洋溢着慈祥的笑容,爸爸妈妈带着小男孩站在后排,一家人整整齐齐,和谐美满。
小时候,江筱跟妈妈住一起。
虽然很少见到爸爸,但每年生日当天,爸爸妈妈都会带她来这家照相馆拍照。
那个时候,照相对她来说是一件大事。
她可以自豪的站在爸爸妈妈中间,昂首挺胸看着镜头,拍下一张全家福。
七岁那年,妈妈车祸去世,她被江秉文领回了江家。
在江秉文和彭倩茹的争吵中,她第一次听到了野种这个词。
可那时候她还小,不知道什么是野种,也不知道为什么彭倩茹不喜欢自己。
彭倩茹从来不许她喊自己妈妈,甚至在她进门后没多久,就搬出了江家。
相差13岁的哥哥江驰,后来也独自搬去了市中心,鲜少回家。
江秉文忙于生意,每年至少有一半的时间在外地。
于是,偌大的江家老宅,常年只有江筱、保姆陈姨两人。
江秉文对江筱的关心并不多,父女俩聚少离多。
江筱本能地想要亲近他,但心底又对他充满了畏惧。
只有每年生日拍照时,她才感觉自己离父亲是近的。
艾老板调整好灯光,示意他们看镜头。
随后,只听得“咔咔”几声清脆的快门声响起,拍照的过程很快结束了。
选完照片后,江秉文正准备带江筱去吃午饭。
谁知,刚走出照相馆,就接到秘书电话,有事需要先走一步,不得已只能先送江筱回家。
两人走出狭窄幽静的小巷,眼前豁然开朗。
老街上店铺林立,各种美食香气四溢,大批游客穿梭其中,十分热闹。
准备上车时,江筱拉着江秉文的胳膊:“爸爸,我先不回去了,想在这里逛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