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高松就将他送到了马上,手把手教她骑马。李想的牛车则交给衙役赶着,“多谢这位大哥,回到城里请你喝酒。”
那种醋一样的浊酒不好喝,但有种果味的酒还不错。
“那就提前谢过小兄弟了。”
高松很奇怪,李想怎么会这么多方言?
他是北方大同人,也会些官话,跟随大人来南方时听了一耳朵鸟语,跟着人学了半年才堪堪听懂,能与人交流。
李想不管跟谁说话都游刃有余,说官话也准,说南阳话也准,甚至他说大同方言时,李想还能接上两句。
难道他是个语言天才?!连大人都要跟人学上两个月才能掌握的语言,他难道比大人还聪明?
于是他一边教李想骑马,一边打听他的身世。
“你年岁几何?”
“十二。”
“怪不得,你身量还未长开,不合适骑这种高头大马,等回了城里,我给你寻一匹小矮马。”
高松见他满脸兴奋,还伸手给马顺毛,十分喜欢的样子,又补充说:“你别觉得我骗你,有小矮马跑的比大马都快。”
“嗯,我师父说走马跑的快,还稳。他云游去了还不许我跟着。”
“你之前说你师父是张三丰?我从未听过,不知是哪里人?”
233充当搜索引擎,调出张三丰的生平给李想编瞎话用。
“师父他祖籍龙虎山,人们都喜欢叫他张道人。他可喜欢收徒弟了,见到根骨好,又聪慧的孩子就要教人武功。”
李想问高松,“高大哥,你教我骑马,我很感谢。礼尚往来,我教你太极好不好?”
虽然她真正会的只有八段锦和五禽戏,但是233可以调出简易太极功的影像,她先学会了然后再教给别人。
强身健体肯定能行的!
高松还是第一次见肯把自家功夫教给外人的武林人士。
“我已经拜了衡山派,再不能另投其他门派了。恐怕要辜负小兄弟的好意了。”
正好!那她就不用着急学了,“233,给我安排一份太极功的计划,以后每天早上除了跑步、八段锦,再加上一个太极!”
233平静回答:“你晚上还要认人体穴位呢,这次进城别忘了买银针和穴位图。”
“行!有钱了,可以买啦!”
李想怀里揣着几十两银子,还有几张银票和金子,心情好的不行。
到府衙的时候,李想已经可以很好的控制马匹了,高松告诉他以后可以到空阔地方跑跑马,多多练习就能策马奔驰了。
“多谢高大哥。”
李想学着他的样子抱拳,原来这一路上他不仅学了骑马,还学了武林中的见面礼仪。
高松与秦司法交接好,好奇问道:“这些人里有多少通缉犯啊?”
秦司法伸出六根手指,他旁边管钱的司户点着银子,小声跟高松说:“这位小公子何许人也?短短时间,又收了府衙四百两银子。”
高松本来还担心李想没钱买马,没想到他这么能赚钱!
看来要卖点人情给他找匹好马了,李想有钱能供得起精饲料。
朱紫特意空出时间来见李想,高松站在他身后双手抱胸,腰间挂剑,像守护包大人的御猫展昭。
可这位包大人十分年轻,都还没蓄须呢,那一张脸比李想的都嫩。
“听说你父母都已去世了?家中只有一个走失的姐姐?”
户籍上是这样写的,但何静秋又说他母亲去世,父亲不慈,所以才从家里跑出来了。
“父亲嫌我八字不好,将我送到道观修行,我师父见我可怜便收我做徒弟了。后来姐姐失踪,师父又要去云游,我就...跑了。”
朱紫也是无父无母,与姐姐一起长大,后来得人资助才能读书做官。于是对李想不由的有几分同病相怜。
“你可读过什么书?”
李想眼睛一亮,心道机会来啦!
“我就识得几个字,但是很想读书。南阳府也是有私塾的吧,我能在这里读书吗?”
听说进私塾要有人担保,还要每月缴纳费用,她现在倒是不差钱,但是找人担保这事有点困难。
“你想读什么书?”
“易经,佛经,史书,或者四书五经也行。”
李想的计划之一就是学会凌波微步,但是这东西如果不会易经八卦很难学,所以她就想先学起来,打好基础。
五年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要是要尽快积攒经验,不然都不够给四大恶人送菜的。
朱紫很好奇,也直接问了出来,“为何要学易经?佛经?”
“呵,我师父是个道士,但是他不愿意教我易经,说那个太难。他要我先经历世事,在参悟书中道理。师父说他有个好友独创了一门步法,需要将易经八卦融会贯通才能学。”
“我就想先学这个,然后一边学,一边经历世事。等学会了就能练那门轻功了。”
李想说的都是实话。
朱紫和高松却被这么直白的回答惊到了。
本以为他是个扮猪吃老虎的狠角色,没想到这是个初出茅庐的小老虎。
朱紫更不想放他走了!这样一块璞玉若是不能经过好好雕琢怎能发挥光彩。这样的好孩子就应该有人好好引导,让他走正路!
朱紫也终于体会到程祖母发现他们兄妹时的喜悦、惊讶之情了。
养成是真的好玩!
朱大人当场拍板让李想住在府衙,他帮忙找师傅来教他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