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因为没有退路,还只有二成能通过考试进入司礼监,读书刻苦得不行。
那个时候内阁重臣负责教授学问的教授还说过一句,国子监的学子但凡有这些小宦官一半的认真,大明朝必然人才济济。
合着,国子监这会,就已经不行了?
“差,很差,国子监现在都成了刺头了。宋监酒二十四年没了,那一年会试考中者三十一人,国子监占十一个。殿试上,国子监的学子占据前三。都是宋监酒在位时教出来的。从那以后,就再也没有过这样的成绩了。也是扩招的故。只是,也没办法。”
朱高炽猛摇头,还加上了撇嘴,嫌弃之情溢于言表。
“朝廷总能想出法子来的,皇祖父雄才大略,怎么会摆不平这群愣头青。。”
张欣宽慰了一句。
“再雄才大略,也抵不过,这大势所驱。”
“不是一直在向好么?”
张欣诧异,她可是实打实的熬了几十年,看着大明朝一点点的好,更好。
何至于像朱高炽这般悲观。
这么聪明的人,也会看走眼?
“你还小,看得事少。唐史宋史看过么?”
朱高炽有时候觉得自己生错了人家。
皇祖父,经常喊打喊杀。
亲爹,也是喊打喊杀。
亲兄弟,那还不如亲爹跟皇祖父,脑子里全是草。
整个老朱家,就没几个读书人,他很难跟别人聊得来,很多人也不愿意听他聊这些。
“没看。就像你比我大多少似的?”
张欣答得简单干脆。
看了也不能说,儿子一倒下,她都那把岁数了,起早贪黑的补功课,她容易么!!!
大了你几十岁更不能说。
咦,对哦,她现在是老牛吃嫩草,真是件让人心旷神怡的事——
“那我给你总结一下吧。”
朱高炽不知道张欣心里的各种吐槽,只是再一次好为人师。
“行——”
张欣做倾听状。
这下子朱高炽高兴了。
有听客,不亦可乎——
他先站起来来了个总结性的发言,再缓缓的跟张欣描述了一下朝代的发展规律。
“无论哪个朝代,从古到今,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都一样。
第一步、太祖荡平乱世,得天下。
天下初定,治理国家多用重典,各种清洗异已和功臣的运动此起彼伏。这会乱的是上层,得意的是老百姓,为了稳定民心,惠民政策一轮又一轮。
第二步、太祖晚期交接,混乱。
各方势力角逐,因势力斗争而导致法纪崩溃,民生凋敝。
第三步、重回安定
胜出方继承所有遗产,重新书写历史,失败方背锅。”
“哇,给爷鼓掌!!!总结得很好!!!”
这掌,张欣是真心的。
反正公爹第二步跟第三步都干了。
她也编了一编历史。
“媳妇你是真听懂了叫好,还是在哄我呀?”
朱高炽黑线,总觉得张欣敷衍的意味十足。
“听得懂啊,这会不就是混乱的时候么。”
张欣翻白眼,都说得这么明白了,哪里不懂。
“嗯,京师里从太子大伯死了,就没消停过。看这情况,怕是还要乱几年。”
朱高炽再补一句。
说实话,混乱吧,是必然的,就看乱多久。
皇祖父再这么一时精明一时糊涂下去,根基都败坏了,后面的接手更难。
朝廷要是难了,他们这些藩王被克扣得越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