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城网

字:
关灯护眼
我的书城网 > 烘炉记 > 第123章 三家分晋

第123章 三家分晋

词曰:

华夏风云,晋室倾颓,乱局横流。叹公侯失道,宗亲互斗,君臣背义,邦国蒙羞。智氏骄狂,韩赵联阵,战火纷飞霸业休。分疆土,看三家崛起,各展宏猷。

山河破碎堪忧,引无数英贤思远谋。忆文公称霸,威扬四海,襄公继业,名震千秋。转瞬凋零,辉煌不再,史海沉钩意未收。兴衰事,令后人惊醒,铭记心头。

华夏历2069年,一代雄主晋文公溘然长逝,晋国上下沉浸在一片悲痛之中。晋襄公怀着沉重的心情继位,他本性宽厚仁慈,不似其父晋文公那般手腕强硬、雷厉风行。

晋文公生前南征北战,打下了大片江山,为晋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晋襄公深知自己肩负着守护和延续这份基业的重任,他明白此时的晋国需要稳定,而非激进的变革。因此,父亲生前所用的重臣,晋襄公皆让他们官居原职,未进行大规模的人员调整。这种“萧规曹随”的策略,有效地避免了政权交替时可能出现的骚动乃至叛乱。

晋襄公的垂拱而治,一方面源于他宽厚的性格,另一方面,在当时政权尚未完全稳固的情况下,这无疑是一招妙棋。在他的治理下,晋国基本完整地继承了父亲留下的所有遗产,包括那令人敬畏的霸主权威与崇高地位。

然而,岁月如梭,华夏历2076年,晋襄公也与世长辞,晋灵公幼年继位。起初,众人对这位新君还抱有期待,盼着他能在贤臣的辅佐下,成长为一代明君。

但随着年岁的增长,晋灵公却走上了一条荒淫无道的歧途。他喜好声色犬马,整日沉迷于酒池肉林之中,宠信奸佞屠岸贾。为了满足自己奢侈无度的生活,他不顾百姓死活,横征暴敛,致使民不聊生,晋国上下怨声载道。

在华夏历2090年,忍无可忍的赵盾、赵穿兄弟挺身而出,将这个无道昏君杀害。晋成公在一片混乱中继位,他决心重振朝纲,恢复公族官职,并设立馀子、公行官职,让卿士的嫡子、庶子担任,以此平衡各方势力。

在对外关系上,晋成公积极与各国周旋。他与郑国结盟,多次派兵援救郑国,使其免受他国的侵扰。面对秦国的威胁,晋成公联合白狄,英勇作战,最终打败秦国,俘虏了秦国将领,大振晋国军威。

可惜好景不长,华夏历2097年,晋成公也驾崩离世,晋景公登上了历史的舞台。

晋景公继位之初,晋国的军事实力依然强大。晋军在柳棼之战和颖北之战中先后击败了楚庄王率领的楚军,让晋国军民为之欢呼雀跃。然而,命运似乎总喜欢捉弄人,在华夏历2100年的邲之战中,晋军却遭遇惨败,楚国趁势崛起,楚庄王成为了新的霸主。

这次失败犹如一记沉重的耳光,打在了晋景公的脸上。但他并未因此一蹶不振,而是卧薪尝胆,励精图治,决心重振晋国的雄风。

华夏历2108年,晋齐鞌之战的号角吹响。晋景公亲自调兵遣将,晋国将士们同仇敌忾,怀着一雪前耻的决心奔赴战场。战场上,金戈铁马,杀声震天。晋军将士们勇猛无畏,奋勇杀敌,最终击败了齐国的军队。

华夏历2114年,晋国的大地弥漫着战争的硝烟。晋景公目光坚定,他决心要打破楚国的霸业,重振晋国的雄风。于是,他果断地派出大军,在晋伐蔡攻楚破沈之战中,勇猛的晋军如虎狼之师,气势如虹地攻入了楚国本土。楚国的霸业,在这一刻如星辰陨落,黯然结束。

晋景公不仅在军事上展现出了非凡的智慧和勇气,在政治上也有着深远的谋略。在他的晚年,为了国家的发展,他毅然决定将国都由绛迁往新田,并将其改称为新绛。这座新的都城,承载着他对晋国未来的期望。

然而,晋国内部的政治斗争也从未停歇。专政的赵氏家族势力日益膨胀,威胁着公室的权威。晋景公深知其害,果断发兵,一举消除了赵氏家族的威胁,取得了公室对卿族的第一次重大胜利。这一举措,巩固了晋国公室的统治,也为晋国的稳定奠定了基础。

华夏历2116年,晋景公在他辉煌的统治生涯后离世,在位共计十九年。他的离去,让晋国陷入了短暂的哀思,但他的儿子晋厉公继承了王位,肩负起了晋国的未来。

晋厉公即位之初,试图通过外交手段稳定周边局势,与秦桓公订盟。然而,秦桓公急欲向东发展,背信弃义,竟与狄合力攻晋。晋国的尊严受到了挑衅,愤怒的晋厉公于华夏历2119年,派遣能言善辩的吕相前往秦国,断绝两国关系。随后,他亲率诸侯之军征伐秦国。战场上,金戈铁马,杀声震天。秦军在晋军的勇猛攻击下,大败而归,狼狈地退至泾水。

时光荏苒,华夏历2124年,晋厉公的统治突然画上了句号,晋悼公登上了历史的舞台。此时的晋国,内有政治纷争,外有诸侯虎视眈眈,可谓是内忧外患。但晋悼公年纪虽轻,却有着超越常人的智慧和勇气。

他深知改革是强国的必经之路,于是展开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他整顿内政,大力发展经济,加强军事训练,改善民生。一时间,晋国上下焕然一新,百姓安居乐业,军队士气高昂。

在国内局势稳定之后,晋悼公调整对外政策,他的目光始终盯着晋国的霸业。他先是救宋,解除了宋国被围的危机,赢得了宋国的忠心。接着,他采取和戎之策,稳定了后方。又与吴国联盟,增强了晋国在南方的影响力。

面对郑国的摇摆不定,晋悼公多次征伐,最终使郑国诚心归附。除了强大的楚国和秦国之外,其他诸侯皆纷纷与晋会盟,晋国的霸业再次推向了巅峰。

华夏历2139年,为晋国带来中兴的晋悼公不幸崩逝,晋平公继位。晋平公早期,尊敬老者,重用贤士,虚心纳谏。在这些贤臣的辅佐下,晋国继续保持着繁荣昌盛,国家富强。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晋平公没有遏制住自己内心享受的欲望。他开始沉迷于声色犬马,渐渐疏远了贤臣,导致大权旁落。晋国的国势也因此逐渐衰微,曾经的辉煌仿佛成为了遥远的记忆。

华夏历2165年,晋国的天空阴霾密布,晋平公的离世让整个国家陷入了一片悲痛与不安之中。新君晋昭公继位,这位年轻的君主肩负着恢复晋国霸业的重任,目光坚定地望向远方。

为了重振晋国的霸主地位,晋昭公决定与强大的齐国一争高下。他精心筹备了平丘之会,广邀齐侯、宋公、卫侯、郑伯、曹伯等十多国代表前来。会场上,旌旗飘扬,各国使者神色各异。

齐国宰相晏婴率先发难,他拱手说道:“盟无常主,惟有德者居焉。”其声音洪亮,在会场上空回荡。晋将羊舌肸毫不退缩,挺身而出道:“德虽不足,而众可用也。”一时间,会场上气氛紧张,双方剑拔弩张。

然而,尽管晋昭公努力维持局面,但晋国的国力在此时已显露出疲态。此后的岁月里,晋国渐渐失去了霸主的地位,内部的矛盾也日益凸显。韩起成为正卿,掌控着国事政务,但其权力的集中也引发了各方的不满和争斗。

华夏历2171年,晋昭公在忧虑中崩逝,晋顷公继位。晋顷公即位时,晋国的六卿势力逐渐壮大,他们不再满足于现有的地位,积极向公室夺权。公室与卿族之间的矛盾愈发尖锐,一场腥风血雨似乎即将来临。

在这动荡的局势中,华夏历2183年,智文子联合赵氏、韩氏、魏氏、范氏、中行氏,以雷霆之势消灭了公族祁氏、羊舌氏。这一行动让晋国的政治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六卿的势力更加膨胀。

华夏历2184年的冬天,格外寒冷。赵简子、范献子收全国生铁四百八十斤,将范宣子制定的“刑书”,铭铸于大铁鼎上。这一鼎刑书,成为了晋国的第一部成文法典,史称“铸刑鼎”。然而,这一举措也引发了诸多争议,有人认为这是晋国走向法治的重要一步,有人则担忧这会进一步削弱公室的权威,加剧局势的混乱。

华夏历2185年,晋顷公在风雨飘摇中崩逝,晋定公继位。新君继位,本应带来新的希望,但晋国的局势却依旧错综复杂。

华夏历2187年,周王室面临危机,向晋国求救。晋定公应周王室之请,会同诸侯筑成周。晋大夫士弥牟肩负起了这项重任,他精心计划,周密安排,仅用三旬便完成了筑城的艰巨任务。这一壮举让晋国在诸侯中暂时赢得了一些声誉,但国内的矛盾并未因此得到缓解。

华夏历2190年,晋军与鲜虞的一场激战中兵败,晋将观虎被俘。这一败绩让晋国的颜面扫地,士鞅怒不可遏,再次率领晋军讨伐鲜虞,以雪前耻。然而,战争的硝烟并未让晋国的局势得到根本的改变,反而让百姓陷入了更深的苦难之中。

同年,晋定公欲与卫灵公结盟,以增强晋国的势力。然而,大夫涉佗、成何却在盟会上侮辱卫侯。卫侯大怒,卫国从此叛晋。赵鞅为了挽回局面,果断斩涉佗,驱逐成何,向卫国谢罪。但曹卫两国拒绝接受,晋国无奈之下,只得起兵伐卫。

华夏历2196年,齐、卫两国联合伐晋,以报往日之仇,一举攻取夷仪。然而,晋军岂会轻易屈服,于中牟与齐军展开激战,最终大败齐军,获车五百,晋军士气大振。

华夏历2200年,晋国六卿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各方势力暗中较劲,朝堂之上暗潮涌动。国内局势动荡不安,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华夏历2207年,经过一番艰难的争斗,内乱方平,晋国政事落入赵、魏、韩、智四家之手。此后,晋军多次主动出击,对那些曾经协助范氏、中行氏叛乱之人进行报复,以正国法,重振国威。

华夏历2215年,晋国与吴王夫差相会于黄池,双方皆欲争夺盟主之位。赵鞅以战相威胁,最终晋军得以率先歃血盟誓。但经此一役,晋国也逐渐丧失了霸主地位。

华夏历2222年,晋定公驾崩,晋出公继位。在晋出公年间,智伯成为晋国的正卿,手握晋国实际权力。回想晋定公时期,因中行氏、范氏的叛乱,晋国国力大损,如今在智伯的精心治理下,晋国渐渐有了复苏之象,国力有所回升。

华夏历2223年,智伯心怀壮志,上书晋出公与周元王,请求征伐齐国,夺回齐国趁晋国内乱时侵占的土地。晋出公见此,欣然同意,而此时的周王室早已形同虚设,对于此事毫无发言权。

旌旗猎猎,战鼓雷鸣,智伯率领晋军出征伐齐。战场上,金戈铁马,喊杀声震天。智伯身先士卒,指挥若定,晋军将士们个个勇猛无畏,奋勇杀敌。齐国军队在晋军的猛烈攻击下,节节败退。最终,晋军大破敌军,斩杀齐国统帅颜庚,大获全胜。

这一役,让沉寂多年的晋国,再次在中原大地扬起了霸主的旗号。智伯的威名传遍四方,晋国百姓欢呼雀跃,仿佛看到了往日的辉煌即将重现。

不久之后,智伯与赵卿赵无恤联手攻打郑国。晋军如虎狼之师,锐不可当,连拔九城而还。此等赫赫战功,使得晋国在诸侯中的地位与声望大大提高。那些在晋国内乱时脱离晋国影响的小国,纷纷重新归附,晋国的版图再次扩大,国势日益昌盛。

在晋出公的眼中,智伯是一个一心为国、忠勇双全的忠臣良将。他常常在朝堂之上,对智伯大加赞赏,视其为晋国复兴的希望。

在晋国的朝堂之上,智伯瑶雄心勃勃,欲重振晋国昔日霸主之雄风。智伯瑶,这位权倾朝野的执政大夫,目光炯炯地注视着堂下的三家大夫——赵襄子、魏桓子、韩康子,声音洪亮地说道:“晋国本乃中原霸主,奈何后来竟被吴、越夺去了霸主地位。今为使晋国强大,我主张每家都拿出一百里土地和户口来归给公家。我智家愿先拿出一个万户邑献给晋公,尔等意下如何?”

此语一出,三家大夫心中皆是一震。他们深知,失去土地意味着自家实力的削弱,在这弱肉强食的乱世之中,实力便是生存的根本。

韩康子内心纠结万分,他深知智伯瑶的势力庞大,若是公然违抗,只怕会招来灭顶之灾。一番权衡之后,他咬了咬牙,率先开口道:“我韩家愿听从智大夫之言,割让土地和一万家户口给晋公。”

魏桓子见韩康子已做出让步,心中暗自叫苦。他同样惧怕智伯瑶的威力,思量再三,也不得不硬着头皮说道:“我魏家也愿将土地、户口让与晋公。”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前头病树你了解中华优秀文化吗?【综漫】我不是XXX活尸研究手册四合院:刘家长子刘光齐她,还这样?虫界入侵神奇宝贝:神奥开始【后续】我在地狱好忙火影:宇智波家的团宠大小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