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仁不由瞪大了眼睛,望着面前其貌不扬的男子,心下暗暗称奇道。
而曹操当下的心境也不平静!
就在前日不久,其在老家刚刚接到好友许攸的书信,言其已说服冀州刺史王芬,准备并合关东之力,行废帝之事,并邀其北上共举大事!
为免牵涉其中,这才匆匆入京,却不想于中途竟会遇到王芬之子。
“此事未免太过巧合,且待我试探一番!”
向来多疑的曹操,当即便嗅出了些许不同寻常的气息,沉吟片刻后说道:
“久闻贤弟冀州陶朱公之名,却不想今日竟有缘于此相遇,却不知贤弟此行所谓何事啊?”
“兄长过誉了,不过些许玩闹之举,当不得兄长赞誉,仁此行乃是奉家父之命前来拜访,并将此信送予孟卓叔父!”
王仁闻言不疑有他,当即便从怀中掏出书信递给了张邈。
“哦…文祖公竟有书信给我?”
张邈见状不禁疑惑接过书信,当即便要打开查看,却被王仁劝阻。
“孟卓叔父稍待,此信事关机密,还是在私密处查看为好!且父亲尚有要事,要我单独告知叔父!”
言罢向张邈示意的看了曹操一眼。
“这!”
张邈闻言不由有些犹豫。
曹操见状顿时心中警铃大作,想起之前自己顾及情谊,冲动之下写给许攸的回信,一时间不由心中冷汗直冒!
“不成,此地不宜久留,若是其真为吾所料是来劝说孟卓参与废帝之事,依我对孟卓的了解,其未必不会心动,如此一来自己可就真的是进退两难了!既如此不如……”
想到这里,曹操心中顿时苦笑两声,拱手告辞道:
“孟卓不必多虑,既然王公有此交待,想来事关机密,且操尚有皇命在身,就不多作久留,待日后有空再来与孟卓相叙!告辞!”
“也罢!既然孟德尚有要任在身,我就不多留孟德,这盘棋就等日后再与孟德下完!”
张邈看了眼一脸警惕的盯着曹操一举一动的王仁,也只好无奈说道。
曹操闻言微微颔首,并向王仁微微拱手示意后,当即起身迅速离开了此地,待出得张府之后,便骑马一路逃离而去!
……
与此同时,青州,平原郡。
青州名士陶丘洪在方士襄楷的连番相邀之下,与“一龙”之龙首的名士华歆共同会晤于高唐县的一处别院之中。
“子鱼,对于公矩(襄楷字)所言之事,你如何看?”陶丘洪一脸凝重的问道。
观其神色其似乎对于王芬此次准备废立天子之事,似乎颇为意动。
华歆见状不由连忙制止道:“子林兄,我知你因史平原之事一直对宦官之辈恨之入骨,故想借此番废立之机剿除阉宦党羽,为大汉溯本清源。
然废立皇帝这样的大事,就连当初身据宰执之位的伊尹和高居大将军之位的霍光都感到困难,又岂是我等在野之臣所能轻易干预的了的呢!
而且王使君虽位居“八厨”之列,于士人间声望卓著,然其性情粗疏没有谋略,诚非能与谋也!
公矩世外之人,或从天象上察觉到了些许异象,故而为其奔走。
然殊不知此举却已步入下层,需知天命不可为违,我等只需顺天应命,一切自会水到渠成,若欲强行干预,他日必为天谴。
至于汝南陈逸,其父陈蕃虽贵为“三君”,但也已随着其父身死而名望日消,或有一二士人会因其父昔日恩德对其稍加照料,但一旦涉及此等谋逆大事,必会及时抽身而退。
而剩下为其四处奔走的南阳许攸、沛国周旌之辈,不过是趋名逐利之徒罢了,所以我料定这事必定难成!
到时不仅子林兄自己会有杀身之祸,而且会祸及宗族,还望子林兄详加斟酌!”
“子鱼之言,老夫记下了,无论此事最终结果如何,此番劝谏之情,洪必会牢记于心,洪这就去信公矩,劝其即时抽身才是!”
言罢,陶丘洪顾不得与华歆多言便匆匆离去给襄楷回信去了。
“哎!此番王使君行事操之过急,所用之人皆别有用心,实在有伤其“八厨”之明,也不知最终王使君能否顺利逃过此劫!不过若是其子愿意出手的话,或许……”
看着匆匆离去的陶丘洪,华歆脑海中下意识的浮过出当初游历时遇到王仁的情景……
或许就连王仁自己都未曾想到,当初不过与华歆的一面之缘,竟会让其对自己抱有如此巨大的期待。
而眼下,王仁却依旧在为出逃而做着最后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