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钧一听要到京城读书,高兴的点头答应。
姜大伯他们家倒是没什么想法。姜锂近两年和姜大伯学一些药理知识,他对这些比较感兴趣。姜锦已经考上进士。姜大伯一家对姜锂也就没什么要求了。
李明一直向姜小兰给她使眼色,姜小兰犹豫着问姜芜能不能带着李小军一起去京城。姜芜看到了他们的小动作,觉得李明这人的小心思越发多了。
姜芜问李小军:最近学了什么课业,李小军犹豫着说:刚学四书。姜芜点点头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下一句是什么?
李小军支吾了半天也没说出来。李明和姜小兰在旁边,干着急没办法。姜芜又问姜钧下句是什么?姜钧大声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姜芜又问李小军:
君子语大,天下莫能载焉;下一句是什么?李小军在那半天还是一个字都打不上来。
姜芜转头看着姜钧。姜钧快速答道:
君子语大,天下莫能载也,语小,天下莫能破焉。
又问李小军知道什么意思吗?李小军眼睛红红的,摇了摇头说不知道。姜芜又看着姜钧。姜钧摇头晃脑的说了出来。
姜芜看着姜小兰和李明二人不说话。姜小兰有些讪讪的不说话了。李明小声说,想让他到京里多长些见识。
姜芜心里冷笑真是不知所谓。淡淡的道:名师可遇不可求。京城达官显贵如过江之鲫。想拜访名师,砸下万金的都不在少数。我也是刚好帮了他夫人一个忙,才答应考察一番,成与不成尚且不知。
况且我有诸多事要做,也没时间顾及到孩子,还是放在自己身边看着比较好。
如果真想好好学,县里的学院和府城的学院。我倒是有些人脉可以帮着说一下,不过打点的一千两银子你们自己出。
李明一天能到府学读书,正要说好,又听姜芜说:打点的银子要一千两。就歇了心思。他现在卖卤味虽然赚了钱,但也不舍得花那么多钱让李小军进学院。
这就是人性,让别人帮忙的时候也不管别人为难不为难张口就让人帮忙,轮到自己了银子都不舍得花了。要知道有时候没有门路,花钱人家都不带搭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