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太守,你找的江湖人到了。”
韦坚看向门口,跟在传话小吏身后的少年,身着青袍,腰伴长剑,正是刚刚上船的李孚。
“他叫甘信,对么。”韦坚问道。
李孚轻轻点头,看不出在想什么。
“他父母都战死在邪道手里,没想到今日他也横遭不测,满门忠良之士啊。”
韦坚缓缓踱步到李孚身前,打量着眼前瘦弱的少年。
“甘侠士为大唐舍身,大唐也不会忘记他,还有你。”
“你过所上写着本要前往洛阳,我可以带你去扬州,再给你些盘缠,你从水路赶去,也不过月余时间。”
李孚未加思索,说:“若韦太守要帮我,还请借我条船去杭州。”
韦坚双眉微挑,问道:“是为了甘侠士?”
“没错,他要我将他的佩剑转交给一位故人。”
韦坚听罢,抚须道:“何须说借,今晚李小友在此处暂歇,明天一早本官给你一条空船如何?”
“如此,就谢过韦太守了。”
李孚深深行了一礼,退出房间。韦坚走到桌前,看向桌上的档案。
“去年才脱贱为良的么……”
告别韦坚后,传话的小吏把李孚领到船上一处空房前,说道:
“委屈李侠士在这将就一晚了。”
“多谢。”
李孚走进房间,点亮桌上的蜡烛,此时,门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原来是刘坚。
“孚兄弟,可让我好找。”
刘坚说着,用袖子擦着满头细汗。
“辛苦刘大哥了,你这是?”
李孚看着全身披甲的刘坚,问道。
“上头又来命令了,我们要先去扬州开路,现在就走。”刘坚喘着粗气说:“孚兄弟,你接下来什么打算。”
“我先去一趟杭州,了却甘前辈的遗愿以后再做定夺。”
刘坚听完,宽阔的大手拍打在李孚肩上,递给李孚一点碎银。
“拿上这些,路上还能少些劳苦。”
“多谢刘大哥,我不用这些的。”
听到李孚的拒绝,刘坚脸上的微笑逐渐冷下来:
“孚兄弟莫非看不上我一介丘八?”
说着,刘坚将碎银塞到李孚袍内,扭头便跑。李孚只能苦笑道:
“刘大哥,多谢了。”
刘坚摆摆手,脚步不停:
“江湖路远,保重!”
“这一趟下来,欠了不少人情啊。”
李孚坐回屋内,想起甘信他们对自己的帮助。
“得赶快提升实力才行。”
李孚的眼神逐渐坚定起来,又握紧了身旁的三山剑。
“去杭州了结甘前辈的遗愿后,想办法去洛阳找林家人,而且都畿道周围坐有两大正道门派,要早日成为一流高手为甘前辈报仇。”
想到这里,李孚从包裹内掏出一张布片,上面用小楷写着经文,正是甘信留给李孚的半部《灵视经》。
“甘前辈靠《灵视经》能够探析形势,指导我战斗。如果能掌握这门功法,或许可以察觉很多潜在的危险,防患于未然。”
昏暗的房间里,少年正专心致志地读着布片上的经文,屋外不见人声,唯有高悬的明月与少年房间里的烛火相映。
“小幺,我知道你看得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