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起身来,脚步有些沉重地来到隔壁的书房,从那陈旧的钱匣子中小心翼翼地取出300元以及那份阵亡通知书。
深吸一口气,缓缓走回客厅,将它们放在桌上。
秦父看着眼前的这些东西,心里不由得一沉,一种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他瞪大眼睛,结结巴巴地说:“亲家,你看这是闹得哪一出啊,没必要这样吧?”
然而,母亲并没有理会他,只是默默地将阵亡通知书递到秦父手中。
秦父颤抖着手接过来,却发现自己根本不认识字。无奈之下,他只能将信递给秦淮茹,心急如焚地催促道:
“闺女,你快看看,上面到底写的是什么?”
秦淮茹原本也是个大字不识一个的农村姑娘,但自从与侯杰订婚之后,为了让她不被城里的人瞧不起,秦父特地请求村里的族叔教她认字读书。如今的秦淮茹已经能勉强看懂一些简单的文字。
她颤抖着双手,轻轻打开书信,当目光触及到信纸上的内容时,整个人瞬间愣住了,眼眶渐渐湿润起来,泪水不受控制地流了下来。她喃喃自语道:“这……这……怎么会这样……”
母亲很满意秦淮茹能够识字,同时佩服自己儿子的眼光,挑的女孩子个顶个的优秀,怕这个孩子接受不了,
看了眼焦急的秦父,开口解释道;
“对不住了,我儿子那个混小子,入伍参军不幸牺牲了。阵亡通知书,也是刚刚收到的。”
“淮茹是个好孩子,终究是我儿子没福气,耽误了这个孩子。如果我儿子还活着就好了。”
秦父听到侯杰阵亡的消息,也是脸色一变,他知道这种事情绝对不会有人拿出来开玩笑,心中不禁感到一阵唏嘘和庆幸。
唏嘘的是如此好的姻缘就此断裂,庆幸的是自己的闺女不用年纪轻轻的就去守寡。
他的心情与他闺女一样,都沉浸在一种难以言喻的情绪之中,久久无法回过神来。
过了一会儿,母亲继续感叹道:“幸亏这臭小子还给我留下了一个小孙孙,不然我们老侯家可就要断了香火啊!”
许久之后,秦父长叹一声说道:“真是太可惜了,多么好的一个孩子啊,怎么就这样年轻就没了呢?可恶的美帝!”
“罢了,罢了,这都是命运的安排,强求不得。”
母亲接着说:“亲家公,这件事确实是我家有错在先,理应给你们一些赔偿。”
说着,她便把那只装着三百块钱的信封推向了秦父。
然而,秦父自然不可能接受这笔钱,两人相互推辞了几次,最终还是被强硬的母亲硬生生地塞进了怀里,这场争执才算是结束了。
人家大老远的过来,总不能让人空着肚子回家。
于是母亲强留秦家父女在家里吃过饭,才万分不舍的放两人离开。
相处的时间虽然短暂,母亲对秦淮茹的感观更好了。
离别时,嘱咐秦淮茹多来这里看她。
回家的路上,秦父一直安慰着自己的闺女,怕她想不开。
心心念念的等了四年,没成想,到头来还是一场空。
没多久,陈雪茹跟牧春花都知道了,侯杰在城外又多了一个未婚妻。
对侯杰亡故的思念直接打了个对折,可见生气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