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音刚落,台下旋即响起一阵热烈的掌声与欢呼声。
“这李承文真是有气魄,武馆开得定然错不了!”一位老者捋着胡须赞道。
“是啊,咱们边城以后可热闹咯!”旁边的年轻人兴奋地应和。
自此,李家村武馆正式开馆。
每日清晨,武馆之中,便传来阵阵练武之声。
不到七日,就收入了近百名,资质不错的门徒,李承文带领近七十名高级武师,和三十多名中级武师,因材施教,一对一教导门徒,对他们的一招一式皆严格要求,非但传授武艺,更着重于武德之培育。
之后几天,顿感人手不足,又从李家村拉来了,四十几名中级武师。这才堪堪够用。
而李家村武馆,所学习的武艺,种类繁多,十八般武艺看个人喜欢,皆可选择。
如刀、枪、剑、戟、斧、钺、钩、锏、叉、拳套等,样样精通。
又有武功秘籍教授,掌法、拳法、剑法、刀法、枪法、腿法、轻功、暗器等等,皆是上乘武功。
引来了无数的年轻力壮,纷纷踊跃前来报名,皆渴盼能于武馆之中,习得一身本领。
武馆之内,每天人来人往,络绎不绝,热闹非凡。
甚至还有一技之长者,云游至此,想效力于武馆,只为了“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一时间风头无俩。
然而。
风头正盛的李家村武馆,也引起了一些人的嫉妒和不满。
附近齐城的一个名为“武道会”的势力,听闻了李家村武馆的声势,觉得这威胁到了,他们的势力扩张范围。
一日,“武道会”会长亲率,五百多名会众,带着黑压压的一群人,来到李家村武馆门口,扬言要让李承文关闭武馆,否则就要踏平此地。
李承文毫不畏惧,带着武馆的门徒们挺身而出。
双方在门外对峙,李承文跟对方交涉无果,一场激烈的战斗就此展开。
最后确是大败而逃,虎头蛇尾,搞笑至极,更添了李家村武馆的威名。
随着时光之推移,李家村武馆的声名愈发响亮,更远的城池之人亦慕名而至。
若干年后,李家村武馆,成了边城,乃至周边很多个城池,数一数二的大势力。
李家村武馆的弟子们,不仅个个武功高强,且团结一致,互帮互助。
不仅如此,李家村武馆,还积极参与到当地的善事中。每逢灾年,武馆便建棚施粥,救济灾民,收留难民。
若有强盗匪患来袭,武馆弟子们更是挺身而出,肃清奸邪,保卫一方平安。
渐渐地,李家村武馆,成为了正义与勇敢的象征,受到了周边无数,百姓们的衷心爱戴,都愿意送自己的孩子去,李家村武馆学武,更是以加入李家村武馆为荣誉。
甚至有的爹娘,在教导孩子的时候会说:“快点吃饭,好好长大,将来能去李家村武馆学艺,我们就能跟你一块享清福了”。
而一些被响马、山贼、流寇,欺压的百姓,也纷纷前来求助,都得到了李家村武馆的帮助。
与此同时,武馆中的一些杰出弟子开始在江湖上崭露头角。他们秉持着武馆的教诲,行侠仗义,声名远扬,惩奸除恶。
有一年,边境爆发战斗,战事吃紧,大夏帝国征兵百万。李家村武馆众多弟子毅然投身军旅,在战场上奋勇杀敌,保家卫国,立下赫赫战功。
而李承文,也因其卓越的领导才能和高尚的品德,被大夏帝国封为“侠义之王”。
“李家村武馆”更是得到了,大夏帝国的官方认可与支持,大大的增加了,武馆权威性、声望和吸引力,成为了众人敬仰的楷模。
李家村武馆的故事,在岁月的长河中继续流传,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追求正义,勇敢前行。
当然,这一切现在李霖是不知道的,这些也都是后话,我们先按下不表。
…………………………
话说,李霖正在一旁,看着台上的,神秘青年和李承文你来我往,斗的不可开交,心中连连点头,这李承文不愧是众人中,最强的一个。
而那神秘青年,李霖看他更是不凡,要知道李承文施展的,乃是他通过修真功法,延伸出来的武学,自然是精妙无比,威力绝伦。
可那神秘青年,凭借着独特剑法,却是跟李承文斗的不相上下,这让李霖大感兴趣,不禁紧密观察起来。
直到神秘青年,被李承文双拳击出擂台,李霖才反应过来,随之一个闪身上前,就到了刚刚晕过去的,神秘青年身边,并用眼神阻止了。想要下来救人的李承文,示意其以开馆为重,这里交给他。
李承文这才放下心来,开始专心主持开馆之礼。
李霖则带着神秘青年,来到了一家客栈,为其查探了一番,却并无不妥,只是力竭,又被双拳击中摔下擂台,晕厥过去,吐了点血,有点轻微的内伤而已,没啥大事。
就在一旁盘腿坐下,等待其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