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如此,那便再看吧......”
嘉靖帝恋恋不舍地将青藤符纸亲自交到陶仲文手中,只觉得这李默属实扫兴。
青词难作,绝佳青词更是难得。
李默所言,明褒实贬,意指袁炜此作,实乃离题万丈。
但细究起来,也难免有吹毛求疵之嫌。
都是拍马屁,提前在他寿诞之前拍一拍又怎么了?
道场的交锋,不多时便传到了法坛之上不少翰林们的耳中。
几位翰林听闻袁炜所作青词,顿时为之一怔,旋即便默默撕掉了自己的亲笔。
若无珠玉在前,他们所作的青词,倒也可堪卒读,此时再去看,便只觉如白开水般寡淡无味。
即便是李春芳等人,听了袁炜的青词,都不由得眉头深皱,大感棘手。
好在,掌院大人的离题之说,倒是让他们凭空生出了几分把握,若不然,此间怕是唯有袁炜一枝独秀矣。
如果说其余翰林还能平心静气的话,刚刚被搅了好事的袁炜,可谓是怒火中烧,面上青一阵红一阵。
“李默老匹夫,我必不与你干休!”
袁炜手上猛一攥拳,心中所剩不多的香火情,立时已经荡然无存,对于投靠严党的想法,更是迅速壮大。
范进自然也从道士口中听到了袁炜所作,同样倍感棘手。
如此青词,不说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起码放眼大明朝,绝对是不可多得之作,位列最顶尖的那一批。
即便范进依仗大脑过载,也很难说就有稳胜的把握。
这般想着,对待接下来的两副对联一份青词,便愈发上心,愈发地行云流水起来。
写完斋醮对联之后,范进又将三副对联仔细检查了一遍,确认并无错漏,这才心下稍松。
并非是他杞人忧天,而是如此大事,半点纰漏也出不得。
早年间就曾有过一桩旧事,一位翰林在给嘉靖帝抄录青词的时候,由于疏忽大意,出现了错别字。
原也不是什么大事,结果焚烧青词,完成斋醮之后,嘉靖帝满怀希望地询问当时负责斋醮的天师,青词是否已经上达天庭?
天师却是摇头,继而指出青词中的一个错别字,并以此为由,转述天上灵官拒绝通禀之意。
听闻此事,嘉靖帝勃然大怒,当即大发雷霆,命人将那位负责抄录青词的翰林打得皮开肉绽,险些丧命。
自此以后,对于斋醮青词一事,翰林上下可谓是无比重视,唯恐步了那位翰林前辈的后尘。
与斋醮对联相比,斋醮青词无疑要难上许多。
范进作完三幅对联,并没有选择一鼓作气,反而是先休息了片刻,继而才将一张稍大些的青藤纸铺开,用镇纸压上,这才将双手拢在袖中,细细思索起来。
青词,又名绿章,始于故唐,然有明一朝,自嘉靖帝开始大行其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