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远县县令奏折上书,靖远全县城九成的房屋都倒了,这次地震,幸亏征北大将军的飞行军和黑甲军及时赶到,通过紧急救援,靖远县还是死了三四万人。在征北大将军军队的帮助下,灾民搭好了防震窝棚,等待朝廷救援。
奏折中对于地震灾情发生时具体的场景,做了详细的描述。
地震发生的时候,仿佛整个世界都被颠覆了。房顶上像是滚动着沉重的碌碡,发出沉闷的声响;院子里像是卷起了一阵狂风,呼啸而过。天空黑得如同漆黑的油漆一般,伸手不见五指。人们惊慌失措,连滚带爬地逃离房间,涌到院子里寻求安全。
房子四面的土墙在地震的冲击下纷纷倒塌,只剩下孤零零的柱子勉强支撑着。余震接踵而至,房架子伴随着地震波的起伏,时而向东扭曲,时而向西扭转。不一会儿,地面又开始剧烈地上下抖动起来,房屋仅存的少许瓦片也被无情地抖落。不仅人的身体在上下颤抖,就连牙齿也不停地上下抖动,无法停止。
在一个村庄里,人们惊恐万分地跑到打麦场躲避灾难。然而,不幸的事情发生了,地面突然裂开一条一尺多宽的缝隙。一名村民恰好横躺在裂缝上,余震来袭,裂缝时而合拢,时而张开。巨大的冲击波将这位村民抛起三四米高,然后重重地摔落下来。这样的情景重复了十几遍才终于停下来。幸运的是,人与裂缝形成了十字形,如果不是这样,恐怕他早已被地缝吞没。这场可怕的地震让人们陷入了无尽的恐惧和绝望之中。
皇上李泽民将奏折传阅各大朝廷官员,官员们面面相觑,面有愧色,他们还在争吵时,征北大将军程坚的部队,已经到达现场抢救了,朝廷的物资还没有安排,程坚凭一己之力,从民间筹集物资,今天的物质已经送达灾区。
看看大臣的官僚,对比程坚的行动和无私奉献,皇上李泽民都觉得自己脸红,这些灾民都是大康的子民,是自己的管辖下,朝廷竟然不如民间行动快,要这些尸位素餐的朝廷大臣有什么用,李泽民深感要趁此机会,整顿朝廷,还百姓一个朗朗乾坤。
皇上李泽民下旨,今天户部、工部必须按照靖远县报告受灾的情况,将所有的援助物资准备好,连夜送往灾区,做好灾区重建工作。
当朝廷的救援队伍和物资到来的时候,已经是第三天的早上了,程坚安排的48小时紧急救援活动,已经完美的完成任务,征北大将军军队,将后续的救援工作,交接给到来的朝廷官员,灾后重建工作就不在程坚的救援范围了。
时间一天天过去,所有的工作交接终于完成,飞行军开始有序地撤离灾区,留下了部分黑甲军,帮助百姓重建家园。同时程坚派出的医疗救援队却始终坚守在灾区的第一线,用自己精湛的医术和无私的奉献精神,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避免了无数家庭的破碎和痛苦,同时也有效地阻止了灾后疫情的爆发。
程坚的善举不仅给灾区带来了希望和温暖,更让每一个受灾群众感受到了人间真情。当灾区逐渐恢复正常生活秩序的时候,所有的灾区百姓无不对程坚感恩戴德。为了表达对程坚的感激之情,他们纷纷为程坚塑造雕像,并设立长生牌位,每日焚香朝拜,祈求程坚能够保佑他们一生平安。这种行为充分体现了程坚在灾区百姓心中的崇高地位,也展示了皇上册封的“仙医牙圣”伟大形象。
与此同时,黑甲军和飞行军在灾区救援行动中的英勇表现也引起了广泛关注。《大康周报》陆陆续续得对其进行报道,通过新闻和照片展现出他们的风采。这些报道使得征北大将军的军队迅速获得了全国百姓的赞誉和支持,人们将黑甲军视为自己的子弟兵,对他们充满了信任和敬意。
程坚以其高尚的品德、卓越的医术以及对灾区人民的关爱,赢得了大康百姓的民心。他成为了人们心目中的英雄和楷模,激励着更多人投身于黑龙帮。这场灾难虽然带来了巨大的破坏,但也让大康百姓看到了人性的光辉和团结的力量。在这个过程中,程坚无疑是最耀眼的一颗明星,照亮了灾区的黑暗,给予了人们希望与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