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心葵以为是捻虚子来了,赶忙出门相迎。结果看到门口站着的却是一位年纪不大的小道士。董心葵略微有些失望。
“在下董心葵。敢问道长道号?”董心葵边行礼边问道。
小道士也回了个礼,说道:“贫道清泉,从三清山而来。受本派掌门之托特意前来拜访董善人。”
董心葵一听清泉道士是从三清山来的,赶紧把他请了进去,把素姑也叫了来。
董心葵请清泉道士在厅堂坐下,素姑也激动地想知道浩南的情况。
“清泉道长,我家浩南在三清山还好吗?他过得怎么样?”素姑等不及客套和寒暄就直接向清泉道长一连串地发问。
“我这里有掌门和捻虚师叔亲手所写两封书信。”清泉道士从怀中掏出书信交给了董心葵。
董心葵赶紧打开来看,素姑也把头凑了过去。
掌门在信中写得中规中矩,大意就是感谢董心葵夫妇对自己门派的信任,浩南已经正式纳入他门派下,除了捻虚子作为浩南的师傅负责浩南的日常生活和学习的安排,自己也把浩南当做门派之学的继承人悉心指教。不仅教浩南武学,同时也教他识字懂礼。请董心葵夫妇二人不要太过牵挂云云。
看完掌门的信,素姑一直牵挂的心也稍微松弛了一些。
相较于掌门那封比较“官方”的书信,捻虚子的信就比较接地气了。
捻虚子在信中说浩南才去的那段时间,吃不惯观里的饭菜,一直嚷着要吃娘做的菜。浩南饿了好几天后,就只得老老实实吃道家饭菜了。浩南已经适应了观里的生活,每日的修行都很有规律,与观里其他师兄弟的关系也很融洽。虽然偶尔也会深深地思念亲人,但是浩南已经能自己纾解这种情绪了。
在信的末尾,还有浩南亲自写下的“爹、娘,我很好,师傅、掌门他们都对我很好,勿念。”
虽然浩南的笔迹十分幼稚,但素姑看到时已经泪流不止,董心葵赶紧上前安慰素姑。
素姑自觉在清泉道士面前有些失态,赶紧收拾收拾自己的情绪,对清泉道士说道:“清泉道长,多谢你千里迢迢带来了我家浩南的消息。你打算在京里呆几日呢?你可以就住在我们这儿。”
“多谢董夫人。贫道会在京城的朝天观挂单一月有余,吃住都在朝天观。”清泉道士婉拒了素姑的好意。
“也好。当年捻虚子也是在朝天观挂单的。那等会就请清泉道长赏光在延陵会馆用点道家斋饭吧。”董心葵说道。
“那就多谢董善人了。我来之前,捻虚子师叔叮嘱过我了,如果董善人有什么需要我出力的,请尽管开口,就当是我来替清玄师弟尽孝了。”
“清玄?师弟?”
“对。这是浩南的道号。”
董心葵口中重复着“清玄”二字,微微颔首。
“清泉道长管捻虚子为师叔,那么你的师傅是……”董心葵问道。
“我的师傅即是掌门。”
“那么清泉道长已经修行多年了?”
“自我记事起就在观里了,至今已十有六年。”
“已经有十多年了啊,清泉道长的修为,比如功夫之类,那也一定是渐入臻境咯?”
“我资质愚钝,只是入门而已。”
董心葵以前听捻虚子提起过,他这门派的功夫能入门就已经是十分厉害的境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