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城网

字:
关灯护眼
我的书城网 > 大明:都是皇帝了,谁还当木匠 > 第82章 京营提督(下)

第82章 京营提督(下)

就在朝廷闻讯,于周边几省征调军马,准备在最短时间内镇压"梁王"的时候,于贵州传承千年的水西土司也在族中大长老安邦彦的率领下响应奢崇明的号召,共同向朝廷宣战。

自此,这场波及云贵川三省,历时十余年的战事正式拉开了序幕,史书将其称之为"奢安之乱"。

"秦将军忠心耿耿,劳苦功高.."不知过了多久,年轻天子不辨喜怒的声音终是于暖阁内缓缓响起。

"微臣惶恐。"见天子好似相信了自己的话语,心中惊疑不定的秦邦屏赶忙起身行礼,口称不敢。

"料想秦将军,应该知晓京师昨夜发生的事了吧?"朱由校并没有继续对西南局势"高谈阔论",而是突然话锋一转,清瘦的脸颊上也涌现了些许恼怒。

"回陛下,臣已知晓。"似是没有预料到眼前天子竟然如此"天马行空",上一秒还在关心西南局势,下一秒便将话题带回到京师,身材魁梧的秦邦屏错愕片刻,方才反应了过来。

当真是来得早不如来得巧,因为奉旨进京,他这一路上都是顺顺利利,沿途各官府皆是不敢为难,甚至还主动为大军提供粮草辎重。

谁能想到在抵达京师的前一晚,一向名存实亡的京营竟是发生了如此变故。

"京营军纪涣散,士卒疏于操练,军中勋贵将校实在难堪大任,朕有心令秦将军提督京营.."

"却不知秦将军意下如何?"

一语作罢,偌大的乾清宫暖阁鸦雀无声,只剩下秦邦屏粗重的呼喝声在众人耳畔旁回荡。

这一路上,秦邦屏虽然曾短暂拥有过,天子念在他们石柱秦家忠心耿耿的份上,或许会对他委以重任的念头,但重心皆是放在了千里之外的辽镇,从未想过能够留在京师,更别说提督京营。

"臣定为陛下赴汤蹈火,万死不辞!"

少许的沉默过后,秦邦屏因为过于激动而微微有些颤抖的声音便在暖阁内炸响。

虽说他在数千里之外的四川,都曾听闻过京营"名存实亡"的事实,更知晓整饬京营将会面临怎样的压力和掣肘。

但对于投身行伍多年的秦邦屏来说,他们秦家深受皇恩多年,为君分忧本就是本分,岂有知难而退的道理。

"朕会替秦将军撑腰。"

望着满脸坚毅,没有半点犹豫神情的秦邦屏,朱由校的表情愈发和善,心中感慨不已。

放眼朝野,有资格担任"京营提督"的朝臣不在少数,但如秦邦屏这等忠心耿耿,毫无私念,且与诸多势力毫无来往的"帝党"却是寥寥无几。

自"穿越"以来,朱由校便着手染指军权,如今终是借着抚宁侯朱国弼,恭顺侯吴汝胤等勋贵谋反的由头,掌握了部分军权,并将京营诸将皆换成了自己的心腹之人,真真正正拥有了属于自己的班底。

一念至此,朱由校只觉两月以来遭受的重重压力及质疑,不过尔尔。

...

...

在秦邦屏出宫不久,赶在太阳落山之前,紫禁城中便是传出消息,以泰宁侯陈良弼年老体衰,监管不利的由头,直接免去了其"总督京营戎政"的差事,转而由军中名将秦邦屏担任。

随同其一并进京的两千余白杆军也被编入京营,充任秦邦屏这位总督京营戎政的"标营"。

消息传出,整个京师哗然一片。

据好事者私下描述,有不少勋贵接到消息之后面如死灰,甚至还有人当场昏厥。

所有人都知晓,京师勋贵在京营只手遮天,克扣军饷的"神仙日子"已成过往云烟。

自正德皇帝之后,又一位大明天子将"京营"握在手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大明抄家王国运扮演:汉使怎么扮演?死这!我在古代考公,商家子的赶考日常这个流氓太正经,女帝怒骂大奸臣重生大明1635开局曝光,唐高宗喜欢小妈华夏最强主播:从主播到全球帝王我拔刀造反,你说我是当朝太子?高衙内的恣意人生娇小玲珑的芈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