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一马当先,带领着士兵们奋勇杀敌。他挥舞着手中的兵器,那兵器在阳光下闪烁着寒光,每一次挥动都带起一片血花。士兵们受到将军的鼓舞,也都咬紧牙关,拼命抵抗。可是元军的攻势越来越猛,一波接着一波,如同汹涌澎湃的海浪不断冲击着摇摇欲坠的礁石。
最终,在五郎口,明军在元军强大的攻势下全军覆没。孙兴祖看着身边的士兵一个个倒下,他们的眼神中有的是不甘,有的是决绝。他的心中充满了悲愤,那悲愤如同汹涌的岩浆在他的胸膛内翻滚。他知道,自己失败了,但他没有后悔,他为了国家,为了大明,战斗到了最后一刻。他的身躯挺立在战场上,像一座不朽的丰碑,尽管满身鲜血与伤痕,却依然散发着英勇无畏的光芒。
而在另一边,海宁卫指挥副使孙虎率兵至落马河。这里,元朝太尉买驴正带领着元军严阵以待。孙虎骑在战马上,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坚定的信念,那信念如同璀璨的星光在他的眼眸中闪耀。他知道,这场战斗将是一场恶战,敌人的强大他心里有数,可他毫不畏惧,因为在他心中,大明的荣耀高于一切。
“兄弟们,为了大明,杀!”孙虎大声喊道,那声音如同洪钟大吕,在落马河的上空回荡。
士兵们齐声高呼,那声音汇聚成一股强大的力量,仿佛能冲破云霄。他们如同下山的猛虎一般冲向元军。他们的脚步震得大地都在颤抖,扬起的尘土像是战场上的硝烟。
买驴看到明军冲来,立刻挥舞着手中的指挥旗,指挥元军迎敌。元军迅速列阵,他们的士兵也都是久经沙场的勇士,眼神中透着凶狠。双方的距离越来越近,一场激烈的战斗即将爆发。
孙虎率先冲入元军阵营,他挥舞着大刀,那大刀在他手中就像是有了生命一般。他的刀法凌厉,每一刀挥出都带着呼啸的风声,元军士兵在他面前就像是脆弱的木偶,纷纷倒下。他的身影在元军中穿梭自如,所到之处鲜血飞溅,就像在黑色的海洋里开辟出一条血红色的通道。
在激烈的战斗中,孙虎终于找到了买驴。他怒目圆睁,那眼睛里仿佛要喷出火来,大喝一声:“买驴,受死吧!”这一声怒吼如同晴天霹雳,让周围的元军士兵都为之一颤。
说着,他挥舞着大刀向买驴砍去。那大刀带着万钧之力,朝着买驴直直劈去。买驴急忙举起武器抵挡,可是孙虎的力量巨大,每一次的撞击都让买驴的手臂发麻。随着战斗的持续,买驴渐渐难以支撑,他的防守出现了漏洞,脚步也开始慌乱。最终,孙虎,孙虎看准时机,用尽全身力气,挥起大刀斩杀了元朝太尉买驴。
几天后,阳光炽热地洒在大地上,空气中弥漫着紧张与期待的气息。左副将军李文忠率领着浩浩荡荡的大军,向着应昌挺进。
大军行至距应昌一百多里时,前方突然出现了一小队元朝骑兵。李文忠立刻下令停止前进,派出精锐部队将这些骑兵包围起来。
“尔等是何人?从何处而来?”李文忠厉声问道。
被俘虏的元朝骑兵们面露惊恐之色,其中一人颤抖着回答道:“将军饶命,我们是元朝的巡逻兵。四月二十八日,庚申君已经病死。”
李文忠听到这个消息,心中一动。他知道,这是一个绝佳的机会。他立刻下令大军日夜兼程,向应昌进发。
随着大军的逼近,应昌城的轮廓渐渐出现在眼前。这座城池高大坚固,城墙上站满了元朝的士兵。他们严阵以待,准备迎接明军的进攻。
李文忠勒住战马,凝视着应昌城。
“众将士听令!今日,我们要攻克应昌城,为大明争光!”李文忠大声喊道。
将士们齐声高呼:“为了大明!杀!”
战斗一触即发,空气中弥漫着紧张到近乎凝固的气氛。明军如潮水般向着应昌城汹涌涌去,那浩大的声势仿佛能将大地都踏平。数不清的士兵们迈着整齐而有力的步伐,他们的眼神中透着坚毅和果敢,心中燃烧着对胜利的渴望。阳光照耀在他们的盔甲上,反射出一片耀眼的寒光,宛如一片钢铁的洪流在移动。
城墙上的元军早已严阵以待,看到明军如汹涌的浪潮般逼近,纷纷张弓搭箭。刹那间,箭如雨下,密密麻麻的箭支如同蝗虫过境般遮天蔽日。箭在空中呼啸而过,发出尖锐的破空之声,那声音仿佛是死神在尖声厉啸。每一支箭都蕴含着元军的拼死抵抗之意,箭头闪烁着冰冷的寒光,似乎在诉说着即将带来的死亡。
但明军将士们毫不退缩,他们齐声呐喊,那声音汇聚在一起,如同滚滚惊雷,震耳欲聋。将士们迅速举起盾牌,盾牌紧紧相连,形成了一道坚固的防御屏障。盾牌上的纹路和金属装饰在箭雨的洗礼下发出沉闷的声响,仿佛是在奏响一曲英勇的战歌。他们顶着箭雨,奋勇向前,每一步都迈得坚定有力,脚下的土地因为他们的步伐而微微颤抖。
李文忠亲自率领一队精锐骑兵,这队骑兵就像是从明军这股钢铁洪流中脱颖而出的利箭。李文忠一马当先,他骑在高大威猛的战马上,身姿矫健而挺拔。他挥舞着长枪,那长枪在他手中像是有了生命一般,灵活自如地舞动着。他冲入元军阵中,左冲右突,如入无人之境。他的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力量与速度,长枪所到之处,元军士兵纷纷倒下,就像是被狂风席卷的麦秸。他的身影如同战神下凡,散发着令人胆寒的威严,那冷峻的面容和犀利的眼神让元军士兵们心生畏惧。他的战马也极为神勇,四蹄奔腾如飞,扬起一片尘土,马蹄踏在地上发出的声响如同战鼓擂动,为李文忠的冲锋增添了一份雄浑的气势。
在激烈的战斗中,明军逐渐占据了上风。他们迅速而有序地架起云梯,云梯高高竖起,靠向应昌城的城墙。明军士兵们如同敏捷的猿猴,顺着云梯攀爬而上。他们的动作熟练而果敢,不顾元军从城墙上扔下的石块、泼下的热油。有些士兵被石块击中,从云梯上坠落,但后面的士兵没有丝毫犹豫,继续奋勇攀爬。
爬上城墙的明军与元军展开了近身搏斗。一时间,刀光剑影交错纵横,喊杀声震天动地。明军士兵们挥舞着刀剑,朝着元军狠狠地砍杀过去。他们的剑法凌厉,刀法凶猛,每一次的挥砍都带着强大的力量。元军也不甘示弱,他们拼死抵抗,双方你来我往,互不相让。城墙上鲜血飞溅,染红了城墙的砖石。士兵们的怒吼声、刀剑的碰撞声、伤者的惨叫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惨烈而又热血的战斗画面。
应昌城内,元朝皇上的孙子买的里八刺以及皇后、妃嫔、宫人、诸郡王侯、省院达官们惊恐地看着城外的的战斗。他们聚集在宫殿之中,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恐惧和绝望。宫殿内原本华丽的装饰此时也显得黯淡无光,仿佛被这战争的阴霾所笼罩。
“这可如何是好?”买的里八刺焦急地问道,他的声音中带着明显的颤抖,眼神中满是慌乱。他在宫殿内来回踱步,脚步踉跄,往日的尊贵和威严早已消失不见。
皇后泪流满面,她的妆容被泪水冲花,原本美丽的面容此刻显得狼狈不堪。她哽咽着说道:“吾等怕是难逃此劫。”她的身体微微颤抖着,双手紧紧抓住自己的衣角,仿佛这样能给她带来一丝安全感。周围的妃嫔们也都低声啜泣着,她们相互依偎在一起,眼中充满了对未知命运的恐惧。诸郡王侯和省院达官们则面面相觑,他们在这突如其来的危机面前也显得不知所措,有的默默低头,有的则在小声商讨着对策,但从他们那苍白的脸色可以看出,他们心中也充满了绝望。
此时,明军已经攻破了城门,巨大的城门在明军的猛烈攻击下轰然倒塌。那沉闷的倒塌声如同宣告元军末日的丧钟。明军冲入城内,他们的脚步声如同汹涌的浪潮席卷而来。李文忠带领着将士们迅速展开搜索,他们分成各个小队,有条不紊地在城内穿梭。他们的眼神犀利,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隐藏元朝皇室成员和官员的角落。当发现目标时,明军将士们迅速出击,将元朝的皇室成员和官员们一一擒获。
在宫殿中,李文忠看着面前的买的里八刺等人,心中充满了胜利的喜悦。
“尔等已被我军擒获,还不速速投降?”李文忠威严地说道。
买的里八刺等人无奈地低下了头,选择了投降。
与此同时,明军还缴获了宋代玉玺一颗,金宝十五件,宣和殿玉制图书一部玉册两个,镇国玉带、玉斧各一个,以及骆驼马匹牛羊无数。
然而,元朝太子爱猷识理达腊却携随几十骑兵慌忙出逃。李文忠得知消息后,立刻率领精锐骑兵追杀逃敌。
他们一路狂奔,风在耳边呼啸。李文忠的眼神中燃烧着怒火,他决心一定要追上太子,将他擒获。
追至北庆州,却还是没有追上敌军。李文忠无奈地停下了脚步。他望着远方,心中充满了遗憾。
“罢了,先回师吧。”李文忠说道。
大军取道兴州,一路上,李文忠的威名远扬。元朝的军民们听闻明军的到来,纷纷选择投降。李文忠招降元朝军民三万七千人。
进军到红罗山,又有一万六千多人向明军投降。
捷报传到京城,京中百官齐声称赞祝贺。朱元璋龙颜大悦,命礼部张榜表功。
“李文忠将军此次出征,立下赫赫战功,实乃我大明之栋梁。”朱元璋赞叹道。
但朱元璋又下令,凡是曾经在元朝任职的人不加表彰。他认为,这些人曾经为元朝效力,如今虽然投降,但也不应给予过多的奖励。
同时,朱元璋因为庚申君没有抵抗便弃城逃走,奖其能够识世务,追称他为顺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