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他正要朝龙老鞠躬的时候,直接被龙老的大手拦住。
“停,你小子这架势不是认爷爷,你是三鞠躬要把我们送走。”
龙正卿这半开玩笑的一句话,引得大家都大笑出声。
徐天河看会议进行的差不多了,午饭时间都过了,起身询问。
“龙老,要么先吃了饭,饭后在继续?”
龙正卿这才注意到时间,都快两点了。
“是有些饿了,我们这边会议结束了。下午你这边安排下,咱们进行个碰头会,晚点我们还要赶回去。”
“好!”
午饭后,陈奎并没有参与后面的会议,他知道离开的时间到了,当然要把收尾工作处理好。
陈奎认真检查了“羲和”的运行状态,确定没有问题后,又和研究员叮嘱了注意事项后,就回到宿舍等待启程。
下午四点多,金泉基地的大部分人,都赶到停机坪为夏科院一行人送行。
送龙院士一行只是做样子,送陈奎才是真的。
时间是不长,可他们在陈奎的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
当然不是他的工作态度,而是他那浩瀚如海般渊博的知识。
与陈奎工作的这段时间,每个人都在各自的专业领域,有了极大的成长。
就连此前那些来混资历,已经被每天枯燥重复的工作磨平了斗志的咸鱼。
这段时间精神面貌也变化很大,与陈奎一起工作真的很刺激,哪怕打个哈欠的功夫,少听一个字,后面就跟不上了。
能到这里工作的,都是曾经各个专业的佼佼者,都是带点傲气的,为了跟的上陈奎的节奏,也端正了态度。
他们舍不得陈奎离开,不仅因为与陈奎工作,可以收获很多。
更是陈奎给他们带来是至高无上的荣誉,如果有一天公布技术的时候,他们每一位研究员都是功臣。
新闻报道的时候,也会说:
大夏第一台可控核聚变装置“羲和”诞生在金泉基地!
经过金泉基地全体工程师和科研人员的不懈努力,他们攻克种种难关,壁垒...
到那个时候,鲜花,掌声,赞美和荣誉,会让他们迷失自我。
带给他们这些的是陈奎,短短的一周不到的时间,就让他们实现了质的飞跃。
陈奎本人倒没觉得有什么,与这些科研人员一起工作的这段时间,还是很开心的。
至少大部分都能帮上他忙,而且不论他加班到什么时候,这些科研人员都会陪他一起。
如果没有这些科研人员的配合,他也不能这么快完成“羲和”。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陈奎没有那么多愁善感,与大家挥手告别后,就登上了直升机。
这次返程陈奎又EMO了,太折腾了。
来的时候是坐车折腾,回程就变成了直升机换专机,再换直升机。
要不是戴着耳塞,陈奎感觉自己的耳朵都要聋了。
这次回的是实验室,黎老还惦记着实验室里的新成果。
往实验室走的路上,陈奎问杜伟。
“直升机噪音都这么大吗,没有舒服点的吗?”
“有,我们所没有!”
杜伟这句话陈奎记住了,这个问题必须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