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越拍了拍,徐庶的肩膀,笑着说道:“只盼你心头牢牢记着,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将来必有一番大作为!”
“哈哈,好一个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不知何时就到来的蔡邕,忍不住鼓掌赞扬道:“子度兄,此言当为金玉良言,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蔡大家,您过奖了。”
王越平复了激动的情绪,微笑着说:“我只是有感而发,实在不配蔡大家如此盛赞。”
随后,他转向徐庶,继续说道:“徐元直,你的剑术天赋固然不凡,但与你的智慧相比,实则相去甚远。”
“子度兄,所言甚是。”
蔡邕此时补充说道:“扬长避短,乃是人之常情,亦是实事求是。只要是有利于江山社稷,有利于黎民百姓,那就是在行侠仗义,何必太过在意外在形式?”
徐庶微微点头,若有所思,史阿亦是如此。
最终,尽管徐庶并未认主张泛,但他确实同意与史阿一同前往,即将建立的塞外据点。
张泛得知后,自然是喜不自收,又一个汉末绝顶谋士,即将入他的骰中。
张泛忍不住点开徐庶的身体属性值,再次查看了起来。
“姓名:徐庶字元直”
“官职:/”
“年龄:18”
“统御值:84”
“武力值:71”
“智力值:93”
“政治值:80”
“魅力值:81”
“体质值:59”
“六维合计:468”
“友善值:45(和睦之交)”
“武学:凋零剑法(玄级品阶,运用自如)”
“命格:无;”
任家山庄外面,两千余骑兵正整装待发。
张泛将这支军队命名为雁门护乌桓军,共划分为四个部曲。
张辽、史阿、徐庶和王越分别担任军侯,各自统领一个部曲。
在这四军侯中,张辽居于首位,代替张泛执行乌桓校尉的职责,全面掌控全军。
而张泛则是站在军阵对面,目光如炬,审视着每一位即将去往塞外的将士。
他们的盔甲在阳光下,闪耀着冷冽的光芒,右手牵着缰绳,左手握在腰间兵刃之上。
而他们战马一侧的得胜钩之上,则是清一色的长柄大刀。
这把长柄大刀,名为钩镰刀,其设计灵感来源于张辽的黄龙钩镰刀,形制与之极为相似。
由于采用了优质的桦木杆作为刀柄,其重量仅十八斤,轻巧而便于挥舞。
故此,它的杀伤力,依然不容小觑。
为了提高其战斗力,张辽在获得张泛的帮助后,将张家刀法的十三式,精简为钩镰刀法九式。
张辽亲自督导训练,以便这些骑兵们,能够更高效地掌握和熟练运用。
“主公,时刻已至。”
戏忠在旁提醒道,“将士们,是时候启程了。”
“诸位,一路平安!”
张泛:“静候你们凯旋而归!”
“谢主公!”
张辽跃上战马,随即高呼:“将士们,前进!”
随着张辽的号令,铁骑如洪流般涌出,马蹄声震天动地。
旗帜在风中猎猎作响,慢慢的消失在天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