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彻来到于东阳府上,报了姓名。
门房见是韩彻前来,不敢怠慢,急忙进去通传。
不多时,于东阳亲自迎了出来。
“原来是贤侄来访,快里边请。”
韩彻拱手行礼道:“于大人客气了,晚辈韩彻冒昧来访,还望大人勿怪。”
于东阳哈哈一笑,引着韩彻进入府内。
大厅内,两人分兵主之位坐定。
韩彻主动寒暄道:“于大人,晚辈此次能够官复原职多亏了您,,一直没来拜访,请勿怪。”
“一家人不说两家话,伯安没少在我面前夸你,我和伯安乃生死之交,和你救他乃至整个赤焰军相比,我不过是动了动嘴皮子。”
赤焰军主帅袁淮,字伯安。
两人再次寒暄了几句后,于东阳看着韩彻。
微笑着问道:“贤侄今日前来,想必不只是为了道谢吧?有何事但说无妨。”
韩彻微微一笑,随即也不再隐瞒。
“韩彻此次前来,确有两件要事。其一,晚辈即将出征南境,大军出发之后,还望大人在朝中多多周旋,鼎力相助。”
“贤侄此次出征乃是为国为民,功在社稷,于公于私我定当鼎力相助。”
韩彻心中想的却是,你几次三番向自己示好,现在勋党那群人恐怕早已把我当成你们阵营的人了。
你的那些政敌一定会想方设法攻击自己,自己等于是受了池鱼之殃,你自然难辞其咎。
韩彻接着道:“其二,晚辈欲状告刑部尚书之子,此人仗势欺人,作恶多端,实乃百姓之害。晚辈此次出征前,定要为百姓讨回公道。只是晚辈担心刑部尚书在朝中势力庞大,会对晚辈此举进行阻挠,故希望大人能够出力制衡刑部尚书。”
于东阳听后,眼中闪过一丝喜色。
“原来如此,贤侄放心吧,刑部尚书乃是蔡林甫的左膀右臂,我正愁无法对付他,这一次贤侄若是首告,我可保证绝对能将丰德翼绳之以法。”
“他刑部尚书若是聪明就不会插手,若是敢插手,我刚好可以将他一起收拾掉。”
韩彻闻言,连忙起身道谢:“多谢大人相助,如此晚辈就放心了。”
有了于东阳的保证,再加上常氏兄妹的罪证,这一次丰德翼在劫难逃。
......
次日,李三必带着几位受害者的家属,毅然决然地越过京兆府和刑部,直接来到大理寺告状。
大理寺前,李三必等人的出现引起了一阵骚动。
为了营造声势,李三必再次展现出了他的宣传能力。
直接将自己的遭遇以及其余几位受害者的事迹当着京城百姓的面公之于众。
而韩彻也没有闲着,派出徐达开等人整日在京城各大酒楼、妓馆人流量多的地方,将丰德翼的罪行四处散播。
中央集权制的封建社会,能够制衡专权的唯有舆论。
第一场舆论之战,就此开打。
不到一天的时间,丰德翼的罪行便传至京城的大街小巷,以至于民怨沸腾。
大理寺的官员们听闻此事,也深感事态严重,更何况此事涉及到朝廷二品大员,丝毫马虎不得。
大理寺卿不敢独断,但又不敢不办,百感交集之下立即进宫将这件事呈报当今身上。
御史言官们疯狂上奏,要求严惩刑部尚书之子丰德翼。
甚至有御史言官建议彻查刑部尚书丰云贪赃枉法,徇私舞弊。
这些御史言官主要的任务便是风闻奏事,平日里没有事都要整出点幺蛾子。
此时城内如此大的舆论自然是给了他们发挥的空间,一时间朝堂上口沫横飞。
事后,京城内有传言,朝堂之上发生了一场激烈的争吵。
当天下午,丰德翼便被押入了大理寺监牢,连夜审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