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青州、高唐的形势比预想更糟,孔孙并未游手好闲,走访各地,估算至少六十万民众遭受苦难,几乎抵得上两个青州府县的人口,其中无粮的民众不下三十万。孔孙这仙道虽有时轻浮,但毕竟有修道人的怜悯之心,见不得百姓流离失所、饿死路边。
孔孙跃马返程回东平原州,武桑正周详检查各行各业的发展,然后前往缉捕府署执行本职工作。连他的小舅子楚睿也在,正和武桑在衙内品茗交谈,虽然这青年还不满十八,心思却深得令人惊讶,妙计百出,深得武桑喜爱。
“兄长,青、高原州有三十万饥民缺乏粮食,盼兄长解难救黎民于水火。”孔孙说道。
武桑回应道:“三十万饥民,一个月每人三十斤粮食便是近千万斤,要彻底摆脱困境,还得助养四至五个月,代工救灾至少需招募七万人以上方能使这些人重获新生。就算把我武某卖了也无法凑齐这笔钱。”
孔孙恳求说:“兄弟求你了,贫道实在不愿目睹尸骨遍地的悲惨。”他跪倒在地。
武桑忙搀扶孔孙起身,说道:“行吧,我想办,不过你得全力协助我。”
“只要有兄长大人在,哪怕叫我在街上行乞,我都会去的。”孔孙坚定地说。
武桑首先调集所有资金,又多方借贷,甚至触及了东平原州的府库,偷偷收储了三千多万斤粮食,并未公开发放。武桑大量采购,促使东平原州与济州府粮价上涨,投机商嗅到商机纷至沓来。
接下来数日,传言在东平原州与济州府流传,说是东平原州知府程大人即将大力拓建,计划招募十万壮丁修复城市设施,铺筑道路疏通河川。有人说程万里悲天悯人,不愿周边灾区民众饿冻,打算拨付三千多万斤粮食救济青州三十余万的灾民。几日后,东平原州衙署放出消息,入冬后大规模整治官道,拟招募至少八万人,每月给予三十斤大米酬劳。
徐州府和应天府的粮商闻风而动,一时之间粮商们开始在两府附近的乡野收粮屯仓,富贾也趁势囤粮炒市。大多是外省商人意图借灾难谋取利益。高粱米价格飙升至二文半一斤,原本武桑收购的时候只是一文一斤。现在价格已涨,便悄然售出储备,随着筑路大军抵达,越来越多的难民涌入东平原州,知府程明的额头也不禁汗流不止。各粮商大量收购粮食,此刻武桑则暗中以高价把粮食卖出予他们。
孔孙不解地道:“兄长,我不明白,既然我们低价收购了粮商的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