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修以为我军如若今下迎战袁军,这胜算有多大?”
曹操此言讲出,让曹昂立时警觉起来。
这是刺激受的不小啊。
其实从曹操派人急赴谯县,叫自己抓紧赶回许都,曹昂就猜到了一些事,毕竟曹袁之战牵连太大了。
从现实的角度出发,曹氏先后夺取南阳郡、江淮之地、徐州多地、荆北诸郡是让势力膨胀不少,且在此之后,曹操还择机拿下河内、河东两郡,移司隶校尉部至弘农郡,这已然有赶超袁绍之势。
而且有不少人的想法因此在变。
但是吧,袁绍的威名太强了,也太久了,人的名树的影,尽管说曹袁双方在地盘上相差不大,可是有些东西啊,绝非是以地盘来论胜负的。
别的暂不说,就说骑兵这一块。
曹操麾下的骑兵,就比不过袁绍麾下的。
是。
在这一时期下,骑兵三宝尚未问世,但是骑兵在战场的位置与重要,正在一点点的突显出来。
虽说受到曹昂的影响,骑兵三宝在曹操麾下虎豹骑列装,且在伐荆一役下,作为轻骑兵的豹骑,展现出了惊人的战力。
但是吧,那终究不是对战袁绍啊。
即便是曹操也没有十足的底气,觉得凭借所拥有的虎豹骑精锐,就一定能把袁绍麾下骑兵给彻底打趴下。
一场举世瞩目的大战,在没有开打之前,谁都没有绝对的把握,说一定能够将对方给打败了。
“父亲,如若我军今下就与袁绍开战,恐取胜的可能不大。”在曹操的注视下,曹昂沉吟许久,才开口道。
“毕竟对于我军而言,需要调整与完善的地方太多,如果这个开战期限,能够拖到明岁开打,这取胜概率无疑能增加很多。”
“这些某难道不知吗?”
曹操冷哼一声道:“问题是现在的袁绍,那是磨刀霍霍想对我军开战,甚至把手都伸到许都这边了!!”
果然。
听到这话的曹昂,立时坚定了所想。
许都,是因为曹操奉天子以令不臣的决策,才在颍川郡逐步凸显出来的,在过去,尚叫许昌之际,那规模还是很小的,就因为汉帝刘协定都于许,在近些年的不断发展下,许都才逐步成为曹氏核心的战略要地。
对于定都于许,而非是别的地方。
曹昂过去没有想那么多,但是随着在南阳等地历练,曹昂才逐步看出该地的重要性,当然这其中也牵扯到一些妥协。
先说妥协。
在曹操没有迎奉天子前,以兖州这块四战之地立足,核心之地是在东郡、济阴郡交汇的黄河以南之地。
那段时期下,曹操跟兖州派的关系极好,听从陈宫所献之策,据兖州以战四方,这让曹操开始崭露头角。
汝颍一派那个时候在曹操麾下尚不凸显,以陈宫为首的兖州派,才是跟沛谯一系并驾齐驱的。
直到曹操杀了边让,使得本就有些隔阂的兖州派,彻底将矛盾给激化了,这导致曹操在起兵征伐陶谦之际,陈宫他们迎吕布入兖州,给曹操打了个措手不及。
战事最焦灼时,曹操还控制着的地方就三处,也是在那一战后,荀彧彻底赢得曹操的信赖,而与荀彧地位相同的,还有程昱、夏侯惇。
夏侯惇就不说了,这一直都得曹操信赖,在兖州那一战后,这种信赖更是无法复刻了。
因为荀彧的地位提升,使得一批颍川出身的谋士才俊,得以在举荐后到曹操麾下,得到曹操的重用。
像曹操念念不忘的戏志才,那就是荀彧举荐的,只可惜这位大才因病早逝了,曹操每每想起都感到惋惜。
这种趋势保持下,就让汝颍派逐步取代兖州派,而直到一场变故出现,先后有人向曹操进谏要迎汉帝,这使得曹操的战略核心势必要迁移。
毕竟真迎奉汉帝了,不可能说处在危险动荡下,必须要确保秩序安稳才行,所以一场针对迁移核心的探讨就展开了。
既要确保迎奉汉帝后核心安稳,又要确保能发挥好该战略优势,如何发挥好优势?即所处的位置,必须能兼顾到关中,荆州等地,还能保有足够纵深,以应对来自北方的威胁,还要能确保对兖州的掌控,对青、徐等地的震慑,如此态势下,许县就逐步脱颖而出了。
其实曹操是有意选雒阳的,毕竟凭借雒阳的地理环境,还有诸多关隘把守,那无疑是最佳选择。
但是吧,雒阳此前遭到战乱破坏,依着当时曹操的实力,根本就无法支撑起修复雒阳的消耗,有如此庞大的开支,倒不如多招募些兵士,毕竟曹操迎奉天子后,那是跟袁绍进一步交恶了。
也是在渐渐想明白这些,曹昂才愈发坚定自己所想,一定要在汝颍派、沛谯派以外,在多凝聚起几股派系,以达到彼此制衡,彼此牵制的作用,对于一方势力而言,过分依赖某一派是不好的。
至于说派系内耗,那就是在考验上位者了。
对于曹昂而言,他坚信曹操不会让这种事发生的,毕竟曹操狠起来的时候,那是真的狠。
想裹挟与胁迫曹操,那是痴心妄想的事!
“既然袁绍把手伸到许都,那父亲为何就不能伸到邺城,伸到冀州呢?”想到这些的曹昂,撩撩袍袖看向曹操道。
“在孩儿赴徐州之际,就曾跟元让叔父探讨过此事,袁绍麾下是兵强马壮,但却也不是万众一心的。”
“不说别的,单是袁绍宠三子尚,而令长子谭出冀州,而镇青州,这其中能够操作的就很多啊。”
这竖子是拐弯抹角说自己?
听到这话的曹操,第一时间联想到自己身上,从曹昂离开许都后,因为曹冲的逐渐长大,所表现出来的聪慧,这是让曹操很是喜爱的。
但是这种喜爱,跟别的没有掺和。
“袁绍麾下的派系不少,牵扯到了夺嫡,那么他们势必会分开的,而这一分,内部势必会有矛盾与对立。”
曹昂却没有留意到这些,继续讲着所想,“只要能够挑起他们的矛盾,孩儿觉得袁绍内部就会不稳,到那个时候,袁绍想从快与我军交战,那就是不可能的事,毕竟袁绍这个人跟父亲比起来,那太优柔寡断,还太瞻前顾后了。”
“你这竖子,说的倒是轻巧。”
曹操听后,冷哼一声道:“你说的这些,要真那么好实现,某会如此心烦吗?”
“水滴石穿嘛。”
曹昂却笑着说道:“父亲最大的优势,不就是有耐心吗?再一个,除了内部的分歧,父亲还可以叫冀州乱起来嘛。”
“黑山军,可仍盘踞在袁绍腹地啊。”
“更别提黑山军所涉足到的区域,还不止是冀州这一地,并州、幽州都是能涉足到的,如果父亲能够将此事做好,孩儿觉得拖延到明岁不算什么难事。”
“但一旦能拖到明岁,则我军准备更充分下,真要与之展开交战的话,我军将主战场定在黄河以北,而非以南,那优势就逐步彰显出来了!!”
其实曹昂所讲的这些,有一些曹操不仅是想到了,而且已经在悄然推行部署中,只是在这过程中,许都发生的一些事,叫曹操的想法多了。
毕竟曹袁一战的胜负,将关系到所部势力的未来,更关系到曹、夏侯、丁等族未来,曹操如何能不谨慎多疑呢?
“你这竖子倒是够伶牙俐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