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濞得知后,第一次感到了紧张。
刘濞现在面临六个选择,第一,回师,或部分回师,救援补给线;
第二,继续进攻梁国,攻下来,梁国物资到手,也能解决后勤问题;
第三,放弃梁国,进攻洛阳-荥阳-敖仓,那是政府军的补给中心;
第四,进攻周亚夫的军队;
第五,全面撤军回吴楚根据地据守;
第六,投降。
投降似乎言之过早,刘濞也没准备投降。
但是其它五条风险一个比一个大。救援补给线,会分散兵力,甚至可能导致首尾不相顾;继续进攻梁国…后勤正常都攻不下来,何况现在;荥阳有窦婴的军队,放弃梁国去进攻荥阳,周亚夫和梁国的军队再从后面追过来,被两面夹击,下策;进攻周亚夫,人家以逸待劳;撤军?周亚夫还是会追,政府军都是骑兵啊,跑都跑不过。
其实刘濞现在做什么都已经晚了,之前田禄伯和桓将军的两条可以争取主动权的大好建议被他否了,以致如今陷入全面的被动。
后勤出了问题,再想破局难上加难,项羽那么强的人,当年就是死在后勤上的。
刘濞最终选择的是第四个,进攻周亚夫,豁出老本去拼命。
他觉得麻烦的根本来源还是周亚夫,周亚夫的军队更是政府军的主力,解决周亚夫等于解决所有问题。
拼掉周亚夫,接收他的军队物资,后勤还能撑一段时间,其他方向的政府军规模都不大,完全有可能把败局扳回来。
应该说刘濞的想法还是有道理的,只不过他的这个对手太硬了。周亚夫的军队见了皇帝都是不跪的,当年孝文皇帝的高调赞扬不只是说来好听。
刘濞放弃梁国,调转向东北方向的昌邑,周亚夫的大营。
梁国的压力消解了,刘武不再发求援信,不过他和周亚夫的仇已经结下了。皇帝是我亲哥,太后是我亲娘,总有办法让你死在我手里。
刘濞的军队开到了昌邑,铺天盖地。周亚夫下令严守,如果吴楚联军挑战,一概不准应战。
刘濞进攻未果,他的士兵连肚子都填不饱,哪来的体力进攻;无论如何高声叫骂,政府军的营门紧闭,任何反应也没有。
这样下去会死。
刘濞想到了一个计划。
他下令军队大张旗鼓在东南方向集结,不过这是佯动。
同时他又派出另外一支部队,绕到周亚夫大营的西北方向发动进攻。
周亚夫必然会将主要防守兵力布置在东南方位,西北方位肯定是最空虚的,至少他认为肯定如此。西北的进攻会导致政府军混乱,他再从东南方向正面进攻,两面夹击,成功率很高。
这是刘濞最后的一步棋了,成败在次一击。
西北方向的吴楚军接到命令,进攻。
等他们前进到政府军大营跟前,傻眼了。
眼前的情形和防守空虚好像一点也搭不上关系。
政府军在用非常整齐的防守阵型迎接他们,而且从数量来看,周亚夫绝对把大部分兵力布置在了这个方向。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