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连五日,小侯爷皆在黄州城里歇着修整。
这五日时光里,他每日皆要前往州府衙门应卯。
他不是和各位大人们相谈军事,便是出城去往城外的军营,巡查他带来的那五千兵卒的营地。
在那营地里,李山倒也争气,安排的井井有条。
兵卒们手脚甚是麻利,当天他们刚进营地之后,很快就将营地修缮一番,各处都给整理妥当。
把那营地打造得犹如铁桶一般,严严实实,滴水不漏。
小侯爷见此,心中自是欢喜得紧,眉眼间也染上了几分笑意。
这营地有李山操持着,倒也让他放心不少。
这一日,小侯爷刚巡视完营地,便坐在大帐之中,与几位手下的校尉商议着每日兵卒训练之事。
正说着呢,忽然从营帐外匆匆忙忙进来一个传令兵。
只见他神色焦急,跑得气喘吁吁,脸上还带着几分慌张,进来给小侯爷行礼后急忙说道:“小侯爷!大将军有令,在州府衙门召开紧急军务会议呢,命你即刻赶往黄州城府衙。”
小侯爷一听,当下便站起身来,眉头瞬间皱起,眼神中闪过一丝急切与疑惑道:“这是为何如此匆忙?!罢了!那便速速启程。”
说罢,他赶忙带上李山,又招呼了几位护卫,众人皆迅速翻身上马。
小侯爷一甩马鞭,骏马嘶鸣一声,便如离弦之箭般飞奔而去,直奔黄州府衙。
临行前,小侯爷还不忘回头叮嘱其他校尉:“尔等务必各安其职,好生看护好军营,切不可有丝毫懈怠。”
“是!末将领命!”出来送行的几位校尉马上行礼回应!
待小侯爷赶到黄州府衙之时,只见那府衙大厅里已然站满了十数个将军、大人。
他们皆静静地伫立在那儿,神色凝重,有的微微皱眉,有的眼神中透着忧虑,似是都在等候着大将军的训话。
小侯爷禀报后,便匆匆步入大厅,脚步略显匆忙。
不多时,最后一个偏将军也赶到了。
看着众人皆已到齐,原本静坐无声的大将军终于动了起来。
他脸色阴沉得厉害,犹如乌云密布,双眸似寒星般闪烁着犀利的光芒!
他环顾四周,狠狠地扫视了所有人一圈。
那凌厉的眼神仿佛能看穿人心一般,让在座的所有将军、谋士们都不自觉地挺直了胸膛。
所有人都大气也不敢出一声,整个大厅的气氛顿时紧张到了极点。
大将军目光如电,扫视众人一圈之后,稳稳地坐直在太师椅上。
片刻,他方才张口,对着众人肃声道:“吾方才收到情报,紫山县城已有多日未有任何消息传来。
听诸多流民所言,似有一群外敌兵马入境。现道路不通,消息无法传递,亦不知紫山县是否出现不可预料之事,或是有何特殊情况。
所以,吾欲派一支兵马前去查看一番。另外,若真有外敌入侵,务必及时回报,吾将尽起大军前往迎敌。
要知晓,紫山县可是咱们西北边疆第二大县,倘若真的受到外敌侵占,那咱们的西北门户便会大开,此乃对吾等极其不利之事。”
大将军话音刚落,众将士顿时哗然一片。
要知道,在西北边疆,除了那最西边的破败县城石山县,几近荒废无人之外,紧接着便是紫山县。
若紫山县这个大县城真被外敌入侵,那么整个黄州十多个县城,都将处于外族铁骑的侵略威胁之下,同时也会影响着整个黄州城的安危。
此事必须派兵进行查看,甚至有可能还要肩负着救援和阻敌,绝非是可有可无的小事情。
“好了,肃静!现在我来安排带兵查看之人!来人,取我将令!”
众人顿时肃然挺立,静静等待着大将军的安排!
大将军目光一转,看到他的儿子小侯爷站在后面,直接伸手一指,点了他的名,
“赵将军,吾命你率你部五千兵马,前去紫山县进行查看,瞧瞧紫山县到底是何情况?!
如遇敌军,许你临机专断之权。但若遇敌方大军,最好不可与之对敌,避其锋芒,迅速后退,并将情况急报于吾等。”
“末将明白!尊大将军令。”小侯爷神色肃穆,赶忙出列抱拳回应。
大将军点了点头,将他的令牌寄给了小侯爷后,又望向其他将军,沉声道:
“其他各位将军立马回到各自营寨,整兵屯武,准备好自己的兵马。
若紫山县那边传来有外敌入侵的消息,吾等就要前去疆场御敌,尔等不得懈怠!”
“末将领命,谨遵大将军令。”其他各位将军均齐声敬礼回应。
随后,大将军转头看向一旁的黄巡抚等人,语气稍微软了下来:“黄大人,至于军粮、兵草一事,还需你大力支持。
目前黄州城有十多万将士,还有军马,均需提前准备三月用度的粮草。
若一旦紫山县城有外敌入侵的消息传来,吾要亲自带兵迎敌!
但,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些还需你多辛苦辛苦,切记不可耽误军务!”
黄巡抚赶忙点头应道:“请大将军放心,下去之后我立马开始准备粮草,然后安排民夫进行运送,绝不会耽误大军行程。”
“嗯,如此便好。好了,你们所有人都下去准备吧。”
“是,我等告退!”众人依次转身离开。
待所有将军走完后,小侯爷便上前领取了虎符和令箭。
拿着虎符令箭后,小侯爷告退一声,便转身出了城府衙门,会合李山等护卫,快马加鞭回到了城外的军营。
小侯爷进入主帐后,立马让人击鼓传令,将所有校尉全部叫入营帅主帐里。
他当着所有人的面,亲自宣布了大将军之令。
宣读完毕后,他又做了一番安排!
“命你们三刻钟以后,所有将士必须将武器干粮等准备齐全,马上出发,咱们出兵紫山县。”
各校尉将军皆点头应是,快步出营集合兵卒去了!
一时间,整个大营马蹄声声,兵士喧闹,很快杂乱了起来,人马之声瞬间鼎沸。
小侯爷在安排完包括李山在内的所有校尉后,便静坐在大帐之中,直直看着桌上的舆图,手指不断在舆图上寻找着紫山县的位置。
稍后,小侯爷又叫来身边护卫黑木,吩咐道:“你速速去黄州城内,寻找熟悉通往紫山县道路的向导。
必须找两个相熟的当地人,我们在黄州之地,人生地不熟,虽说按图跑马不易出错,但没有向导,终归有一定的行军风险。”
“是!小侯爷,小的这就去!”黑木一听马上回应道。
他骑上骏马一溜烟跑去了黄州城。
三刻钟后,小侯爷麾下的所有人马齐聚营门处,安静肃穆。
小侯爷骑上骏马,口中喝道:“出发!”一声令下,带头出了军营。
他的身旁紧跟着护卫首领李山以及五十余位护卫,中间夹杂着则是两个身穿普通民装的大汉,乃是从黄州城请来的向导。
大军安静地跟着小侯爷催马前行,待他们踏上官道后,骏马速度渐渐加快,一行人一路飞奔而去。
赶路!赶路!还是赶路!
小侯爷一行自从出了营门外,就一直都在不停的催马赶路!
如此过了两天两夜,他们终于赶到紫山县附近的山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