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健坤无奈地点了点头,乖乖去背去了。
然后,徐慧真又给他出了一个题目《难忘的一天》,让他回去写。目的就是欲盖弥彰,不让事情显得那么不可思议。你就出了一个题目,正好是考试题目,弄得跟考题泄露了似的,太玄幻了!
人在忙碌的时候,时间就过的非常快,不知不觉一个月就过去了,终于到了12月10号。
徐慧真嘱咐和蔡全无和胡英子,一定要护送孩子到考场,防止路上出现什么意外,耽误了考试。虽然不能像后世那些家长那样夸张,全方位360℃保护考生,但是也得重视一下。
胡英子和蔡全无疯狂点头,现在徐慧真的话,在他们心里就是圣旨,没有不遵从的。远的不说,就说要恢复高考这件事,人家就能提前预判,就问你服不服?而且别人都不告诉,就告诉他们两家,自家孩子提前复习了这么长时间,如果再考不上,那只能说自己的孩子蠢成了猪,烂泥扶不上墙。
徐慧真家里四个孩子被分在了三个考场,可见参加考试的人有多少。
这次考试的人员覆盖范围很宽泛,从工人到农民,下乡和返城知青,复员军人,干部和应届高中毕业生等,年龄也放宽到35岁。
据统计全国有570万人参加考试,录取人数是27万,录取率是4.74%,真的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竞争是相当惨烈的,当然里面不乏滥竽充数的,肚子里没有多少墨水,想去碰一碰运气的。
10号这天早上,韩姨一大早给大家准备了鸡蛋油条,徐慧真说:“你们四个孩子每个人吃一根油条,两个鸡蛋。”
何书砚抗议道:“妈妈,一根油条怎么够吃的?我要吃三根。”
徐慧真笑眯眯地说:“你们看看,一根油条和两个鸡蛋放在一起像什么?”一边说,一边把油条和鸡蛋摆在碟子里,让大家看的比较直观。
徐静平脱口而出:“像100!”
徐慧真说:“对,咱们就图个吉利,祝你们每个人都考100分。搞不好啊?”
“好!好!”孩子齐声应道,然后开吃。
饭后,看时间差不多了,徐慧真负责送何健坤,何雨柱负责送徐静理和徐静平,她们两个在一个考场,何大清负责送何书砚。分工明确,一群人浩浩荡荡出门去了。
韩清秋心情愉悦的送大家出门,嘴里说道:“祝你们旗开得胜,马到成功!我在家里给你们做饭,等你们凯旋而归。”
何健坤的考场在第四中学,到了校门口,还有点时间。徐慧真嘱咐道:“孩子,考试的时候,你不用紧张,不要有压力,尽力而为就可以了。考上更好,考不上你爸爸是厂长,你妈是居委会主任,也能给你安排个好工作。条条大路通罗马,咱们走别的路子也行哈。”
何健坤进入考场以后,徐慧真这才把目光放在了匆匆而来的其他考生身上,他们有的眼里充满了希冀,有的眼里看出了紧张,但是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笑容,毕竟国家的这一重大举措,让这些人看到了希望的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