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馗自杀后成捉鬼大神:
考场冤案:钟馗是唐朝时一位出身贫寒但饱读诗书、才华出众的书生。然而他相貌奇丑无比,毫无读书人那种风流倜傥的儒雅气质。在科举考场上,钟馗凭借过人才华一路过关,考到殿试。但唐明皇无法容忍其丑陋,取消了他的录取资格,十年寒窗之苦瞬间化为乌有。性格刚烈的钟馗选择了死。
梦中捉鬼:考场冤案后不久,唐明皇身患重病,梦中总被小鬼骚扰,无法安睡。一天深夜,他梦见一个小鬼偷偷潜入宫中,盗走自己心爱的乐器,还在宫中狂呼乱叫。懊恼间,忽见一个蓝衣身影从天而降,一把抓住小鬼,撕扯一番吞下肚去。唐明皇惊醒过来,怪病从此不治而愈。回想梦中蓝衣人,就是那位丑陋的书生钟馗。于是请画家绘制钟馗神像,悬挂皇宫内外以求祛邪保平安。自此钟馗名声大噪,成为名扬天下的捉鬼大神。
为百姓除害抓“铜钵胡”:唐朝时期,有一个野蛮的恶鬼,常常在夜晚发起恶意攻击,这个鬼王强壮且凶残,胆大妄为,连当地巡捕都不敢捉拿,人们称其为“铜钵胡”。为制止鬼王胡作非为,朝廷派出钟馗。钟馗出生于唐朝,集多种优良品质于一身。他四处搜索打听,与鬼王结下不解之缘,最终通过斗智斗勇抓住“铜钵胡”并送回朝廷,从此成为著名的神捕,也成为人们心中正义与勇气的化身。
帮助小村庄捉拿妖蝙蝠:有一年秋天,荒山上一个小村庄的妇女经常被一个可怕的妖精袭击,且被丢到山上的一处废水塘里。居民和巡捕都无法根除这个妖怪,于是请求钟馗帮助。钟馗收到请求后前往小村庄勘查,在废水塘发现大量鬼魂,但未看到恶魔精灵。他观察水塘周边环境,发现塘边石缝里的角落里有一只大蝙蝠,从废水池带出被折磨的灵魂,推断它就是妖怪。经过多天搜索和激烈战斗,钟馗在索命大夫的帮助下成功将妖怪捉拿归案并惩罚了它。
钟馗为唐玄宗治病:唐玄宗李隆基从骊山校场回到长安后,突然身染恶疾,方士巫师们用尽办法也不见好转。一天深夜,唐玄宗梦见一小鬼,身穿红衣,一只脚光着,一只脚穿着长靴,腰间还挂着一只靴子,当着他的面盗走了杨贵妃的紫香囊和他的玉笛。正当唐玄宗怒斥小鬼时,只见一黑影“顶破帽、衣蓝袍、束角带”,前来捉拿小鬼,还用手指扣了小鬼的眼睛并大口吃下。唐玄宗问他是谁,他说自己乃终南进士钟馗,曾考中进士,因皇帝嫌弃其长相丑陋不被录取,一气之下就在宫殿的台阶上撞死了,死后就从事捉鬼之事。唐玄宗梦醒后,病就好了。于是召大画家吴道子进宫,吴道子按照唐玄宗的描述画出钟馗画像,唐玄宗大赞吴道子所画和他梦中的几乎一模一样。
钟馗斩蝙蝠精:《斩鬼传》里记载,钟馗被封为驱魔大神后,率三百阴兵过枉死城,在奈何桥上遇见一个小鬼拦路。小鬼自称原本是田间鼹鼠,偷喝了奈何水后生出两只翅膀化作蝙蝠,凡是有鬼的地方,没有人不知道它。所以在一些有关钟馗的画里,大多会有一只蝙蝠,而“蝠”与“福”谐音。
钟馗嫁妹:钟馗当年因为高中状元,被皇帝免去资格,一气之下撞阶而死。与其一同应试的同乡好友杜平将他好生安葬。为报答杜平的情义,钟馗在除夕之夜率众鬼卒回到家中,将自己的亲妹妹嫁给了杜平。
钟馗信仰在民间得以广泛传播,主要有以下原因:
历史传说的演绎:
远古时期的象征:在很久以前,有个以“终葵”为名的部落,该部落的人会制作一种叫“终葵”的大木棒,并用傩舞替其他部落驱邪,久而久之,“终葵”家族就成了避鬼驱邪的代名词。后来钟馗的传说可能由此演变而来,且在一些钟馗像中,他以棒槌为法宝,这可能是“终葵”信仰的衍生。
天子亲封的捉鬼使者:传说唐明皇李隆基曾患怪病,久治不愈,后在梦中见一小鬼偷香囊,一大鬼(钟馗)将小鬼吞吃,且听候唐明皇差遣。唐明皇醒来后病愈,认为是钟馗的功劳,便册封他为神将。虽然正史中并无此记载,但天子的册封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钟馗的权威性。
与傩舞仪式的联系:根据《周礼》记载,西周时期的“方相氏”在做法时会戴着丑陋的面具,古人相信凭借丑鬼的容貌可以吓走其他恶鬼,钟馗丑陋的面相可能由此传袭下来。到宋朝时期,钟馗已成为傩舞仪式的主角,当时人们亦称傩舞为“跳钟馗”。
文学艺术的推动:
吴道子的画作:吴道子笔下的钟馗形象生动,据说达到了以假乱真的程度,虽我们无缘得见真本,但从相关描述中能感受到其功力。即便钟馗法身未曾露面,跃然纸上的钟馗像也能达到驱邪的效果,这使得钟馗的形象更加深入人心。
诗歌、小说等文学作品:历代有许多关于钟馗的诗歌、小说等文学作品,如《钟馗捉鬼传》《斩鬼传》等,这些作品丰富了钟馗的故事和形象,使其在民间广泛流传。
民众心理的需求:
驱邪避灾的愿望:古代科学不发达,人们常将一些超认知的现象理解为“自然神”的行为,认为莫名其妙的疾病、倒霉的经历、飞来横祸等都是恶鬼带来的,而钟馗作为能捉鬼的神灵,满足了人们驱鬼辟邪、祈求平安的心理需求。
正义的象征:钟馗铁面无私,他曾发誓抓尽天下恶鬼,这种刚正不阿的性格和除尽邪恶的志向让老百姓对其十分信赖。同时,他在面对百姓时又表现得慈祥宽厚,更加接地气,这无疑让他的形象加分。
民间习俗的传承:逢年过节,百姓喜欢将钟馗的造像挂在门上,用来驱鬼辟邪;一些地方还会有跳钟馗傩舞、制作钟馗稻草人偶、安置钟馗瓦、挂钟馗旗幡等民俗活动。安徽灵璧县盛产钟馗像,每年从这里销往全国的钟馗画像数量众多,这也促进了钟馗信仰在民间的传播。
钟馗信仰的历史演变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起源与早期传说:关于钟馗的起源存在多种说法。一种观点认为其原型可能与“终葵”有关,“终葵”在古代有驱鬼的寓意,后来逐渐演变成钟馗这一形象。也有学者认为钟馗与古傩仪式有关,是从傩文化中发展而来。在早期传说中,钟馗的形象和功能较为模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