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这种凄惨的场景,一代枭雄曹操在路过这里时,不禁伤感地提笔写下了后来流传千古的诗句,其中写道“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修道之人也颇感问题的严重性,随即投入大量人力去研究魂魄瘟疫这一事件,最终他们发现。
原来这个魂魄瘟疫的感染源,还是源于先前几次瘟疫,导致大量人畜死亡,导致他们的魂魄来不及轮回,从而滞留在人界。
大量堆积之下,产生的一种异变,从而导致自己魂魄的腐朽,再由此一传十十传百,接连不断的传染下去导致的。
而当时的修道之人,便赶忙找到病源,将那些已经腐朽,或即将开始要腐朽的魂魄超度,及时送往地府。
至于那些尚且在世之人,他们则是尽全力救治,希望得以延续他们的生命。
自此之后,修道之人便认为,不可只顾自己一人修道,从而久居山门避世不出,还是要经常救助世人才是修行的正道。
故此,在东汉末年之后,佛老道学才再次兴盛起来,不少修道之人也借此机会开宗立派。
也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影响下,当时文人们所讨论的话题,迅速由两汉时代以经学政治伦理为主题,转变到魏晋时代关注存在意义和生命真伪,这又进一步促进了清谈和玄学的兴起。
至于说另一次,在中华历史上十分著名的魂魄瘟疫事件,便是崇祯十六年二月,北京大疫,一种名为“疙瘩病”。
据当时的文献记载,“大疫,人鬼错杂。薄暮人屏不行。贸易者多得纸钱,置水投之,有声则钱,无声则纸。甚至白日成阵,墙上及屋脊行走,揶揄居人。每夜则痛哭咆哮,闻有声而逐有影”。
大概意思就是,“这场大瘟疫,导致活人和死人交错混杂难难以分清。傍晚人摒弃不走。贸易者多得纸钱,把水倒入的,有声音就钱,没有声音则纸。甚至太阳成阵,墙壁上到房顶上行走,揶戏弄人居住。每到夜里就大哭咆哮,听到有声音而逐有影”。
而崇祯十六年二月这场瘟疫,亦是一场魂魄瘟疫,至于说产生的理由,亦和东汉末年魂魄瘟疫产生的理由相同。
皆是由于崇祯六年、崇祯年、崇祯十年、崇祯十二年、崇祯十五年接连发生的几场大型瘟疫,导致人畜死亡过多,魂魄在人界堆积,难以及时送到地府导致的魂魄腐朽,传播的病源。
而另一个在国外非常著名的美洲瘟疫,是欧洲入侵者到美洲之前,那里居住着四百万到五百万的印第安原住民,然而其中绝大多数在十六世纪间接连死去。
当然美洲瘟疫自然不算是魂魄瘟疫,它只是由于欧洲入侵者,侵略美洲的同时,给当地人带去了欧洲的一些细菌,病毒之类,导致印第安原住民抵抗不住,从而引发的瘟疫,产生的大量死亡。
但是如果你以为在欧洲人入侵美洲的时候,欧洲人没有因为瘟疫而导致人员伤亡那就大错特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