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是一个变化着的过程,而不是某一具体的瞬间。
很多人就是在追求做自己的过程中反而逐渐迷失了自己。
没有方向,没有目标,没有生活的体验,没有生命的感受。
好像自己来到这个世界上,就是为了做“自己”一样。
可“自己”是什么?连他们本人都不清楚。
没有目标的上路,最终往往是一地鸡毛的开始。
所以帝帝子在教育她的学生的时候就强调,不要想着怎么做自己。
而是先想一想,“自己”是谁,或者说“自己”是什么东西。
只有先明确了这一点,才能明确日后的行动方向。
就比如帝帝子,她对自己的认识就是很清晰。
她就是舔狗,一个纯粹的舔狗,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舔狗。
她能从仰慕方舟的过程中感到快乐,能在方舟身边体会到幸福的感觉。
所以对帝帝子来说,做舔狗没什么不好的。
舔狗,就是帝帝子的“自己”,连她自己都这么认为。
如果把自己定义为好学的人,那就去心无旁骛的学习,不要在意他人的眼光。
如果把自己定义为就不是学习的那块料,就去老老实实学一门技术,或者直接步入社会参加工作。
都不是九漏鱼了,也都接受过义务教育了,那就是一个合格的劳动力了,可以尝试着靠自己的双手谋生了。
只有对自己的定义不够清晰,找不到人生方向,无法确定未来道路的人,才会在高中的学习之中感到迷茫和痛苦。
既没有逼自己一把的毅力,也没有退学打工的勇气。
在浑浑噩噩之中当一天学生撞一天钟,度过每一个重复不变的日子。
当然,那些存在精神疾病和心理疾病的学生不在此列,因为他们不是健全的人,而是病人。
对于病人,应当且必须予以帮助与体谅。
当下,高中的教学已经开始重视学生的心理问题,并且会想办法去及时介入。
毕竟,很少有心理正常的公立中学老师会拿自己的前程开玩笑。
多一个学生考上好大学,也就拿四五百顶多一两千的提成,拼什么命啊。
也没必要把学生往死路上逼。
就像网上说的那样。
有心人不用教,无心人教不会。
当然,私立学校另算,那里教师的工资与学生乃至班级的考试成绩直接挂钩,为了自己能多赚点儿钱,苦一苦学生也是可以的。
骂名我来担()
而这也是为什么私立学校或半私立学校教学水平普遍较好的原因。
因为教师肯下手逼学生。
当然,这个过程对学生自己而言肯定是不美妙的。
帝帝子也能理解,所以才不会选择压榨自己的学生。
她维持的高压统治,仅仅只是对于班级秩序的高压维护,而并未对学生的学习有过直接的要求。
就像绝大多数老师说过的那样。
学习不是给她学的。
那为什么还要教育学生?
没有为什么,那只是她现在的工作,仅此而已。
而且,帝帝子还告诉她的学生。
他们来到高中,不是来“接受教育”的,而是来“学习知识”的。
接受教育是被动的过程,而学习知识是主动的过程。
如果仅仅只是抱着接受教育的心态的话,那是很难在现行的应试教育下取得理想成绩的。
应试教育有问题吗?
当然有,多到罄竹难书。
但是除了问题就没有好处了吗?
其实也有,而在帝帝子看来,最大的好处,就是应试教育的“廉价”。
应试的成本与其他教育模式相比,成本是最最低廉的,而效果是相对较好的。
阿美利卡的个性化教育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学校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课程和活动,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听起来好像很棒,但学校每年十几万美刀的学费是不是听起来也很棒呢?
德意志的双轨制职业教育,将学校理论学习与企业实践培训相结合,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能获得实际工作经验,为毕业后顺利进入职场做好准备。
听起来好像也挺不错,但实际上不过是人为的将人群进行分流,富人进行高等教育,普通民众则进厂打螺丝,成为技术型人才。
所谓的双轨制,其实无非只是人为划定了门槛,锁死上升空间。
芬兰的教育模式倒是相对理想,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强调学生的合作能力、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等,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和项目,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成长。
少而精的作业和考试,学生的作业量相对较少,考试也不是以选拔为目的,而是为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帮助教师调整教学策略。
但芬兰是啥?
一个人口稀少,靠倒卖自然资源赚得盆满钵满的北欧高福利国家。
而且所谓的高福利也不是真的高福利,中产需要缴纳大量的税收。
而且,虽然公立中学免费,但是和其他西方国家一样,私立中学的教学才更好,每年也要交近万欧元的学费,成本也极高。
至于大不列颠,更是从始至终遵循精英教育逻辑。
许多着名的私立学校,提供高质量的精英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领导能力、社交能力和文化素养。
但是那些教学质量好的学校,有钱都未必能进。
需要有知名人士的推荐信,以及一笔昂贵的学费。
才能获得一个宝贵的名额。
而目前,也只有华国所执行的现行模式,才足够廉价。
廉价到最偏远的乡村,最偏远的城镇,都能有相对较好的教育资源。
免费的课本,几乎明码标价的知识点,如果还能有些多余的闲钱,买几套练习册,外加一些笔和草稿纸等耗材。
几间屋子,一两个教师,就能支起一所学校。
就能让一些不甘平凡的孩子走出大山,接触更广阔的世界。
也能让无所事事,惹事生非的孩子有拘束的场所,不至于跑到学校外面,搞得鸡飞狗跳。
诚然,随着时代的发展,这套模式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但这些问题已经在尝试着解决了。
这套模式,这套能够让最广泛的人普遍获得基础教育的模式,完全不同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教育模式。
没有先例,也就意味着没有效仿的对象,只能摸着石头过河。
而正因为试错成本巨大,所以每走一步,都要小心翼翼。
所以对已经脱离这套模式的人来说,才显得似乎从未改变。
但帝帝子作为现在的教师,曾经的学生,对这种改变的感受很深刻。
楼下的心理健康咨询室每天都有心理医生在,每栋楼的一楼拐角都贴着校园心理医生的电话,就在电话亭的边上,学生可以自主预约在哪天的什么时候见面。
校长信箱和心理排解箱居然也是有用的。
每次周一下午班主任例会,校长都会对一周以来校长信箱内的信件所反映的问题进行分析指示,想办法解决处理。
教务处主任负责心理排解信箱,时常针对个别班出现的问题提出批评和指正。
关键的是,食堂的饭菜还好吃!(尤其是一楼的卤蛋卤肉和卤丸子,太tm香了,而且还便宜,两块钱一个大肉丸子,一块钱一个卤鸡蛋,五块钱一大勺卤肉。)
一中毕业的帝帝子都不敢想象二中的学生们每天过的都是什么好日子。
十五六岁,十七八岁的学生,在学校里是学生,在学校外是社会不安定分子。
围墙象征着约束,也意味着束缚,但这种束缚是必须的。
青春期的男生女生正是本能超过理性的时候,让他们在社会上乱窜,免不了搞出大乱子。
有些孩子是好孩子,这是事实。
有些孩子是天生的坏种,这也是事实。
但教育的目的就是立德树人,成绩好有学上当然更好,但做不到的话,能有好的德行,不违法犯罪,那也是好事。
反正帝帝子就是这样教育学生的,开学时的班会上说的很清楚,在这段时间也会时常强调。
不可同室操戈,不可排挤他人,不可搞小团体,重视团结,重视友谊。
以及最重要的一点——远离黄毛。
帝帝子就感到很离谱,这个年龄段的女生是怎么看上把头发染的花花绿绿的社会闲散青年的。
算了,直说吧,就是tm的小混混。
每次帝帝子中午出去觅食的时候,总能在街角看到成群结队穿着豆豆鞋、七分裤、染黄毛、大花臂、叼烟头的精神小伙或精神小妹。
七个人,凑不出一杯钱买杯米雪奶茶(这是我亲眼所见,真事儿。)
槟榔咀嚼的那叫一个珍惜,非要咀嚼成一团肉松,才愿意吐出来。(也是真事儿,地上那地果跟染过色的肉松一样,贼恶心)。
吐也就算了,还随地乱吐,一点儿素质都没有。
帝帝子这一代,是复杂的一代。
上有杀马特非主流,下有黄毛精神小伙/小妹。
而这也是帝帝子感觉自己与现实世界格格不入的原因。
奉行传统保守思想的自己,现实里太过稳重扎实,网上又太过沙雕变态。
而在驱魔师世界里,自己又是一个社恐,在杀魔物的时候,自己却是个疯子。
割裂感时常作祟,给她带来苦恼。
还好,这个世界上她的方舟女神。
她又想要亲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