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讨论刘家沟见闻,一边讨论城市的震撼,风马牛不相及的两派人,也难免打照面,刘宗季在谈论刘家沟上电视时,刘宗信听了只觉得惊讶,“五哥,咱刘家沟上电视了?省里的还是央视?”
刘宗季却说:“省里电视台跑咱们山村干嘛,县里的。你们在外地不看新闻,真给刘家沟打响知名度了,别的村子羡慕都来不及呢。”
刘宗信等人不言不语。
县电视台的新闻他们没地看,出了市几乎就搜不到县里的新闻,不过也实属正常,刘家沟那么点地方,真想不出有什么值得省电视台采访报道的价值。
“那你们可结结实实露脸了。”刘宗信笑着说道。
刘宗季嘿嘿道:“那可不,咱村一半人都上电视了,高兴的不行呢。”
刘宗信笑了笑,扭头问刘宗浩和刘宗毅,“大哥,阿毅,回来就看见你们在屋背岭的场子,一年能赚不少吧?”
刘宗浩笑着,“才刚起步,赚什么呀,刚回本,年后才是赚钱的时候。”
“半年就回本,利润可观,年底都能买辆小车了。”单纯的唠嗑,刘宗信觉得大哥的日子应该挺艰苦,别看开了场子,凡事亲力亲为,能不累吗?
至于年底买车,与其说是精打细算,不如说是一种期望和祝愿。他打心底里不认为刘宗浩年底能买一辆车。
刘宗浩没说话,显然也在思考要不要买一辆车。
至于刘宗毅,压根没回答,反而抛出一个问题,“阿信哥,你在大城市里一个月轻轻松松月入过万,工作应该很舒服吧?”
刘宗信摇头,苦笑道:“哪有什么轻轻松松,都是拿命拼搏的牛马。月入过万,月入过万在城市算个屁,你就是月入十万也是一个打工仔,老板让你滚蛋,你就灰溜溜地滚。”
一众打工人狠狠共情了……一半,牛马打工人的生活大同小异,唯一不同的,他们一个月三千五,而刘宗信月入好几万,提前享受了轿车待遇。
“窑鸡好了。”刘宗毅掐着时间说道。
众人把窑鸡挖出,拨开外层锡纸,焦黄油滑的窑鸡顿时散发令人咽口水的香气,迅速朝四周扩散蔓延。
玩擦炮的小子首先闻到香气,顿时觉得擦炮也不是那么香了,围在一起叽叽喳喳,讨论的从谁能空爆,谁把擦炮扔的最远,成了怎么这么香。
刘宗浩让刘宗毅等三人给垂柳边聊天的老人捎过去几只,结果又被退回来两只,说是吃不了那么多。
他们对于窑鸡这种食物,一直都是浅尝辄止。
刘宗浩又让人给聚堆烤火的人捎去,最后一分,小孩子独享一只,全都争抢鸡腿和鸡翅膀,那味道着实馋人。
“别说,好久没吃过这么正宗的窑鸡了。”刘宗信意犹未尽地撕下一块胸脯肉,味道诱人,焦黄入味,城里的快餐、烧鸡怎么能和窑鸡媲美。
刘宗浩和刘庄相视一笑,没什么正宗不正宗,唯手熟尔。
刘宗信又说:“庄子哥,要不你到城里开一家窑鸡店铺吧,保准红火。”
刘宗毅立即反驳,“别了,刘家沟离不开庄子哥。过段时间电视台要到山里拍摄,别人专门打好招呼了,指名道姓让庄子哥做向导,别人啊,他们不放心。”
刘庄也说:“城里的生活真过不习惯,乡下更自在。别的不说,就看着院子里的动物,活在桃花源里一样。”
刘宗信问:“你院子里有什么动物?”
刘庄一一罗列,震惊了众人好一会儿。
“也就是说,庄子哥院子就是个小型动物园了?”
刘宗毅一边吃肉一边摆手,“小型动物园能让你和黑熊亲密接触?能让苍鹰降你肩膀?能让云豹跳你背上拍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