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我足够强大了,我的家人才能永远安全。”
李辰呢喃中,内心深处有异样情绪被触动。
“即便我没有屹立在强者之巅,也要成为这齐国最强,那样方能护得李家周全。”
至此,李辰的心态有所改观,他不在执念于一时的安宁。
他的未来,必须要更强。
全新的境界,带来的提升是显而易见的。
神念范围之下,一百丈内的风吹草动都瞒不过李辰。
其次是灵力储量,即便他在凝气圆满时也至多能容纳三百颗灵石的灵气,而现在却直接到了一千五百颗。
这点孙潜在听说之后,神色充斥浓郁的震惊,便是筑基中期想要达到如此程度也需要那种出类拔萃的炼气士才行,甚至寻常的筑基后期也不过如此了。
“他走的道,是真正的天骄,每一步都圆满,我简直不敢想象他的未来。”
在场的东华宗长老们都动容,他们当即要求李辰能尽快去一趟宗门,以免会有人心生歹念对其不利。
他们都知晓李家与皇族间的矛盾看似和解,实则不可调和,待天子在诸多事务中抽身出来,即便明面上不对李辰出手,私下的小动作却也不会少了。
李辰欣然同意,在他还未真正强大前,借着东华宗这样的势力确实能缓解他困境,至少能让家人们获得一时安宁。
几位东华宗长老不敢擅自打探那位帮助李辰豁免于劫力的大人物的消息,问都没问李辰,生怕惊扰了对方。
不过这消息肯定是要带回至宗门的,到时必然会让宗门重新考虑对李辰的态度,
举家迁徙,对于搬离出天陵郡,如今的李家妇孺们并未有太多触动,毕竟他们先前就连祖地青山县都舍弃,也都知晓唯有跟着李辰同行李家才能有周全,开始帮着忙活。
此间,沈明言与大眼都过来为李辰践行。
其实李辰想邀沈明言一同去往皇城,可惜被拒绝。
“辰哥自有无限未来,当初我还想紧跟你的脚步呢,现在看来我只能远远落在你身后仰望了。”
沈明言笑意深长,“天子脚下虽然是非多,但修行的眼界却也更广。
我知晓李家此行必须如此,若非我如今也要担着沈家二三十口人的生活,怎么也要跟辰哥一起的,只可惜……”
沈明言眼下有颇多感慨,到最后却不知如何说了。
“明言何必如此多愁,我只是暂时住到东华宗罢了,无论我未来如何,你始终都是我兄弟,一有机会我就来看你的。
况且你我二人皆为修士,便在皇城与天陵郡之间来回,也不过一日就足够,想要相聚实在是容易得很。”
李辰与沈明言痛饮一杯,倍感酣然。
“辰哥所言极是,只是好友远游,我难免要感怀了!”
沈明言笑了,那笑意似有苦涩,是在回忆以往历程,也是在致敬他们终将逝去的年少轻狂。
他与李辰,终究是两个世界的人了。
但还好,至少他确定李辰绝不会将他的记忆抹去,他与李辰永远会是好兄弟,不会因为实力、地位的变化而改变。
席间李辰彻底释放心性,那并非醉意所致,而是真的在感怀往事,直至两人双双仰倒在地上。
翌日醒来,李辰全无醉意,两人相视无言,就此分道而行。
倒是昨夜大眼提及的一件事,让李辰生出不少兴趣。
半年来齐国处境不容乐观,周边香火神道盛行的楚国、韩国没少刻意挑起战端,这也是天子分不出心思在私底下针对李辰的主因。
这是外患,但其中影响对平民百姓来说并不大,甚至都不曾知晓了,或许是因为香火神道尚且在起步阶段,各国都不想破坏信仰。
然而齐国亦有内忧,奇世以来所谓‘好人有好报’的说法在民间多来有之,但实际上真正享有大福报的却是那些世家,他们掌握的力量足以影响很多人,如此很容易聚集大功德。
起初不知底细的寻常百姓还竞相去做好事,祈求能有好报,殊不知到头来一场空。
这就让其中想法激进的百姓想不开,各地甚至有公然反抗朝廷的小波势力诞生。
但这终究只能算小打小闹,真正让朝廷头疼的,还是以方元为首的寒士一门。
寒士在以往不受重视,而在奇世里,他们本以为有机会翻身,却一直都受到来自世家的打压。
多少年积攒下来的恩怨难以平复,尤其在看不到任何希望后,寒门士子压抑的情绪在不久前爆发,
正如李辰当初所料,寒门难出头,除非出现天赋异禀的关键人物才可能改观,而这人物,却是那方元了。
也不知方元当初远走南疆得了什么机缘,此间实力竟突飞猛进,由此领着众多寒士逼迫朝廷给寒门一个出头之日,要世家让出好处与寒门,否则他们便要自行取义。
那些世家又哪里肯了,此间便引出诸多斗争,出奇的是方元始终立于优势。
“听说朝廷不堪内忧外患,已经准备要与方元为首的寒门妥协。
这是最新消息,其外我听那些暗地里流言,有不少人说你私底下支持方元,恐怕那些世家都视你为眼中钉,这点你且要当心有人对你不利。”
大眼的告诫犹在眼前,李辰对这无妄之灾也是一阵无语。
“恐怕我说什么都不能让那些人释怀,只要我实力够强就足够。”
李辰如今的道心稳固,对这些流言蜚语不为所动,倒是方元能有今日的发展让他感到惊奇。
“他人怎样又与我何干,我当要注重自身。”
李辰心思剔透,着手加快李家迁徙至东华宗上院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