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清晨,研究实验室的灯光依旧明亮,陈教授和他的团队彻夜未眠地继续着他们的研究。李辰一早便赶到了实验室,急切地想知道昨晚的研究进展。他们的目标很明确:在变异僵尸的血液基础上保留鳞甲,并将其应用到基地的机甲装备中,以增强防御能力。
“陈教授,”李辰推开实验室的门,走向实验台,“有什么新发现吗?”
陈教授抬起头,眼中带着一丝兴奋,“有了初步的进展。我们发现,变异僵尸的血液中含有一种特殊的酶,这种酶可以迅速修复受损的组织,并在鳞甲表面形成一层坚固的保护膜。关键在于,这种酶的活性非常高,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修复。”
“也就是说,”李辰皱眉思考,“我们可以利用这种酶,提取出鳞甲的修复机制,将其转化为机甲的防御系统?”
“没错,”陈教授点头,“不过要将这种酶应用到机甲上,还需要解决两个难题。首先,我们需要找到一种方法,能够稳定提取和保存这种酶的活性;其次,我们需要开发一种适用于机甲的材料,能够与这种酶结合,从而实现自动修复功能。”
李辰沉思片刻,随后建议道:“或许我们可以使用纳米技术,将这种酶封装在微型胶囊中,然后将胶囊植入机甲的外壳材料中。这样一来,机甲在受到损伤时,这些胶囊就会自动释放酶,从而启动修复机制。”
陈教授眼中闪过一丝赞赏的光芒,“这是个好主意!纳米胶囊不仅可以保护酶的活性,还能精准控制酶的释放时机。我们可以马上着手设计实验,看看这种方法的可行性。”
研究团队迅速行动起来,他们开始筛选各种纳米材料,以找到最适合封装酶的方案。与此同时,他们还需要测试不同材料的耐久性和兼容性,确保它们能够在战斗条件下正常发挥作用。
经过几轮的实验,团队终于确定了一种由碳纳米管构成的微型胶囊。这种胶囊不仅能够有效地封装酶,还具有极强的抗压能力和耐高温性能,完全符合机甲的作战需求。
“接下来,我们需要将这种胶囊材料融合到机甲的外壳中,”陈教授解释道,“我们将在实验中模拟战斗环境,测试这种新型外壳的修复能力。”
他们选择了一台旧型机甲进行实验改造,逐步将纳米胶囊材料融入其外壳。这项工作非常精细,每一步都需要严格控制温度和压力,确保材料能够与机甲外壳紧密结合。
几天后,改造完成的机甲被推上了测试平台。李辰和陈教授站在观察室内,通过屏幕仔细监控着测试的每一个步骤。
实验室里,一片肃静。李辰、陈教授,以及几名核心研究员屏息凝神地注视着测试平台上那台改造后的机甲。这台机甲已经经历了数次升级与修复,现在它的外壳融合了纳米胶囊,内藏着从变异僵尸鳞甲中提取的酶。今天的测试,将检验这一切努力的成败。
“启动测试程序。”陈教授对着操作台前的研究员说道。
随着指令的下达,机械手臂缓缓升起,手臂前端的金属锤冷光闪烁,仿佛预示着即将到来的猛烈冲击。李辰屏住呼吸,目光紧盯着屏幕上的实时数据显示,心中默默祈祷改造机甲能够承受住这次打击。
“测试开始,模拟环境加载中,”操作员的声音在控制室中回荡,“第一阶段,重锤打击。”
机械手臂迅速下降,重锤以雷霆万钧之势砸向机甲的左侧肩部。伴随着巨大的轰鸣声,机甲微微晃动,外壳瞬间出现了一道长约半米的裂缝,金属表面闪烁着微光,仿佛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
“裂缝深度5毫米,宽度2毫米,”一名研究员快速报告,“准备进行修复反应检测。”
就在此时,屏幕上开始显示微型胶囊的反应过程。裂缝中细微的颗粒开始散发出微弱的光芒,那是纳米胶囊破裂时释放出的酶。酶顺着裂缝流动,迅速渗透到受损区域,在破损的金属表面形成了一层透明的薄膜。
“酶的扩散速度为每秒2毫米,修复过程启动,”另一名研究员跟踪着数据变化,声音中带着难以抑制的兴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