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华轩和朱剑约定今后守望相助后,便回南洋主持大局了。朱剑也开始了港岛布局的下一步,之前他已经开了家制药厂。
港岛的制药业有着悠久的历史,可追溯至港岛开埠初期。1841年港岛开埠,西方医药尚未普及,执业西医多为外国人,本地居民的医疗事宜全由中医负责。
在 1841年至 1941年的一百多年间,中医对维护港岛居民的健康作出了积极重要的贡献。从鸦片战争至 1945年,实际上承担港岛保健、医疗工作的主要是中医。
随着西方文明的兴起,特别是二战后,西方医药发明了抗生素,中医的优势被削减。但中医在港岛的发展从未停止,港岛保留了较为完善的中医药传统和文化。
这也与广大劳苦大众生活拮据,无力承担医疗支出息息相关。
港岛现代制药业在 20世纪后期逐渐起步。随着港岛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化程度的提高,对药品的需求不断增长。
由于港岛药品生产成本较高,进口药品在市场上占据较大份额,特别是高端进口药品需求旺盛。同时,港岛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发达的贸易体系,使其成为国际药品进入中国内地和亚洲其他地区的重要通道。
因此想要占得优势,就要另辟蹊径,开辟新的赛道。中西医结合就是很好的尝试,朱剑的制药厂在起步阶段也主要以研究制造中成药为主。
当下,港岛政府还没制定一系列药品监管法规,对药品的研发、生产、流通和使用等环节进行全面监管。后世的那些政策法规的制定和实施,规范了药品行业的经营行为,提高了行业的整体水平,促进了行业的健康发展。
但这些都不是一朝一夕就达成的,目前还属于是野蛮成长期。必须抓住这个法律、法规的空窗期,加速发展,形成既定事实,甚至成为今后制定法律法规依据。
1949年前后,中国内地战乱不断,而港岛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政局相对稳定,成为了众多企业和人员的避难之地。大量的内地企业纷纷将机器设备拆解,通过火车、轮船等交通工具运往港岛,并在港岛重新组装。据保守估计,仅在 1947年一年时间,中国大陆就有超过 50家的工业企业搬迁到港岛,并携带着价值超过 5000万港元的机器设备和资本。
与此同时,大量的内地居民也涌入港岛。1931年,港岛人口尚不足 85万,至抗战结束已经激增到 160万人,而到了 1949年,港岛人口已经超过 220万。一些传奇人物也因各种际遇来到港岛,如李嘉诚为躲避战乱,跟随全家从潮汕迁至港岛;包玉刚怀揣数十万积蓄与父亲来港岛打拼。
资本、机器、劳动力、企业家等制造业发展的要素在港岛集结完毕,港岛实现了制造业的原始工业积累。在此之前,港岛的制造业并不发达,比重极低。
而在此之后,港岛本土制造业开始迅速崛起,为港岛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那时的港岛都有钢铁厂这类的重工业,你敢信?这一时期是港岛制造业发展的起点。
于是朱剑在港岛开设了第一家生产收音机的工厂:华威电子。
作为后来人的他清楚知道收音机的发展主要经历了几个阶段:
1.矿石收音机时期(20世纪初):
-发明与原理:1910年,美国人邓伍迪和皮卡尔德发明了矿石收音机。它由天线、地线、基本调谐回路和矿石做检波器组成,是一种没有放大电路的无源收音机,主要用于中波公众无线电广播的接收。其工作原理是通过矿石检波器对天线接收到的无线电波进行检波,将信号中的声音信息提取出来,然后通过耳机等设备转换为声波,供人收听。
-特点与局限:矿石收音机最大的特点是无需电源,在当时电力不算普及的年代具有一定优势。但它只能供一人收听,接收性能较差,比如信号不稳定、接收范围有限等,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无线电广播的普及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