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城网

字:
关灯护眼
我的书城网 > 击水遥问天 > 第三十三章 美人峰上

第三十三章 美人峰上

杨红莲跟随白婆婆进入山洞里,来到西面一处墙边。只见白婆婆在墙上“啪嗒啪嗒”拍打了几下,就见石墙慢慢移开三尺宽的小门,光线照进去,瞧见里面有一个大木箱子。白婆婆令杨红莲将木箱子拖出来,打开后只见里面全是诗词手稿,杨红莲疑惑的瞧一眼白婆婆,问道:“婆婆,这是甚么?”白婆婆拿起几张纸瞧瞧,又闻了闻,叹息一声,自言自语道:“不觉已过五年,纸都变味发霉了,字迹也模糊了。唉!李家姊姊,小妹没有给你照顾好啊!”说到这里,抬头瞧见杨红莲站在当地注视自己,眼里满是疑惑。白婆婆缓一缓自己的情绪,轻声道:“红儿,你知道李易安么?”杨红莲点点头,回答道:“就是李清照吧,你是......”白婆婆也是点点头,继续道:“你瞧好了,这箱子里都是我的姊姊李易安的手稿,在她临终前,将这箱东西交给我保存,现今都要放坏了。实不瞒你,只要你将这箱子手稿,嗯,重新整理抄写出来,必定放你回去。”

原来如此,杨红莲感觉自己终于解开了心中的谜团,悬着的心也落了地,自己下山有望,不会被永远困在此地,与世隔绝一辈子。只是瞧着这一大箱手稿,又有些为难。自己从来没有整理过这类东西,也没有抄写经验。这么多东西要做多久啊?而自己还有很多事情要办,小寻妹妹和钟哥哥不知道自己的下落,肯定会很着急,这该如何是好啊!

白婆婆似乎瞧出了她的心思,厉声道:“红儿,你既然知道李易安的诗词,那么你该知道这些东西有多么重要,难道你想让她的作品失传吗?”杨红莲心想易安居士已经去世数年,眼下这位白婆婆强迫自己整理她的遗作,怎么办呢?杨红莲想起师父常常弹唱易安词,自己也是从师父那里学会了不少她的词。倘若师父知道这件事情,应该会很高兴的赞同,想到这里,杨红莲认真说道:“白婆婆,既然是易安前辈的遗作,我当尽力完成便是。只是我有一个请求,你老人家说话要算数,完成之后即刻送我回去。”

白婆婆闻听此言,知道她实诚守信,不会信口开河,顿时满面笑容,连忙说道:“只要你做成了这件事情,我老太婆即刻放你回去,决不食言。”

杨红莲顿感轻松愉悦,忍不住笑道:“白婆婆,你老人家有多大年纪啊,竟然自称老太婆。”现在,杨红莲心情舒畅,感觉眼前这位白婆婆原来还是很可亲的。

“我今年七十岁,常言道:‘人生七十古来稀。’你说我可否自称老太婆?”杨红莲闻言甚是惊讶,实难相信白婆婆竟然有七十岁了。

原来,李清照还活着的时候,老来孤苦无依,为了排遣寂寞和对已故亲人的思念,时常独自来到灵隐寺上香拜佛,机缘巧合结识了白婆婆,从此二人视为知己。白婆婆敬仰李清照精彩的诗词和人格魅力,李清照钦佩此人武功了得和神仙般的隐居生活。更是由于彼此知道了对方的身世,皆经历过人生巨变,世事沧桑,免不了同病相怜,惺惺相惜。李清照年长白婆婆五岁,因此二人常以姊妹相称,相互照应,相处日久情谊深厚。

杨红莲听到白婆婆一番讲述,心中惊叹,寻思:“也许是天意,让我来到此地,有幸目睹李清照老前辈的手稿,不妨暂且放下别的事,先忙完了这件事情再说。”想到这里,目光又落到这箱子内,若有所思道:“白婆婆,易安前辈的手稿整理好后,应该给她叫个名字才好。”“嗯......就叫《易安词》吧。”白婆婆几乎不假思索的说道。杨红莲闻听,心中称妙,禁不住拍手叫好。笑问道:“婆婆可否讲一讲自己的过往身世?晚辈颇为好奇。”白婆婆敛容道:“不该问的不要多问,该知道的时候我自然会说与你。当下做好自己的事情是正经。”杨红莲讨了个无趣,只得低头整理木箱中的稿纸。

杨红莲想起在峨眉山时,常见师父将书籍搬到阳光下晾晒,自己也曾经依照师父的吩咐晾晒书籍。此时,只见外面阳光明媚,纤尘不动。于是将箱子搬到外面平地上,仔细整理箱子里的每一张纸。白婆婆瞧在眼里,心里暗叫惭愧,喃喃自语:“老太婆啊,你真是老糊涂了,怎么就没想到晾晒这些手稿呢?”原来书籍也是可以晾晒的,习武之人不善诗词,更不知道如何保存也在情理之中。白婆婆瞧着杨红莲忙碌的身影,转而心中默念:“易安若有知,可以放心了!不枉了你我姊妹一场。”

天公作美,明媚的阳光下,白婆婆用手拢一拢白发,丝丝微风透着暖意,春天要来了。今日今时,白婆婆心情格外恬静舒畅,似乎几十年来都未曾如此舒畅过。

白婆婆走进山洞,拿出琵琶,坐到石墩上,轻轻弹唱起来:“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杨红莲侧头瞧见白婆婆如此投入地弹唱,乐声悠扬清丽,此情此景,足以感染所有听见的人。杨红莲忍不住也跟随着琵琶的节奏一起哼唱起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神雕后传杨过之子阳顶天我有一个炼仙葫傲视始于宋证道,别人成神,我成仙凡人小仙府龙泉湛泸风云传逆天修真:废柴崛起穿越哥布林首领靠姑娘们成就霸业我在上古养妖兽到底刑不刑洪荒:我,孔宣,刷爆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