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下的紫禁城,一片静谧。
婴儿的啼哭声划破了静谧的夜色,一个小太监面色匆匆,怀里抱着的,是一个才出生了不足一个时辰的女婴。
小太监一路到了西宫太后的门口,神色警觉的瞥了守门的宫女。
“去,禀明了端太后,说皇后已经诞下了龙凤皇子!”小太监抬头,眼眸里是凌厉的寒光。
门口守夜的丫头见了一个哆嗦,神色慌乱急忙转身进去,不出一刻功夫就出来了。
“公公,端太后有令,让您马上觐见。”
小太监点头,眼眸子射出了寒光,他四下里看见了看,准备进去的瞬间,手中的刀片就丢了出去,刺在了方才传话的宫女的吼间。
小宫女顿时脖子鲜血四流,倒地而死。
小太监眼盯着宫女死的彻底,这才起身进门,丢下一言。
“这就是你的命,莫怪我。”
小太监疾步近了太后的殿内,抱着怀里的女婴,跪在了端太后的榻前。
“启禀端太后,皇后已经成功诞下一双公主,奴才怀里的就是次公主,昨夜里,钦天监的密旨已经送来,说……”
小太监神色略显了慌乱,始终言语犹豫,低眉垂目。
“说。”帘子后面端太后的声音,让他一颤。
“喳!钦天监昨夜里夜观天象,算出如若皇后今日诞下的是双生女,此乃下下的大凶之兆!但是,如若此番诞下的是龙凤双胎,才可保我王千秋万代。”
小太监话音才落,怀里的女婴忽然明白了什么一般,哇的哭了。
端太后面露异色,丢出了一张生辰的黄纸,说了一句话。
“换!”
“那这女婴!”
“杀!”
“喳!”
小太监急忙跪着捡起了地上黄纸,塞入了女婴的裹被里,起身出去,交到了等待在门口处的姑姑手中。
“端太后懿旨,格杀勿论,尸骨埋于黄土,永不赐名!”
年岁花信年华的兰姑姑接过了女婴,趁着暮色偷了出宫,坐上了等待的马车,一路去了郊外的山林中。
此刻的皇后宫内,乳母抱着一双儿女站在了皇后的床榻之前行礼。
“恭喜皇上太后,恭喜皇后诞下小公主和小皇子,看俩人都睡着,定是有皇上太后的福泽庇护,奴才给您道喜了!”
床榻上的慕容皇后脸色虚弱,但是还是难掩目中喜悦,一侧的皇帝龙颜大悦。
皇上生母容太后也是面色大悦,眼瞧着这乳母怀里的小皇子肌骨莹润,小公主是面若傅粉,心里很是满意。
钦天监已经派人回禀,此番的天象是大吉,皇后诞下的双生孩子,是吉兆!
乳母抱走了公主皇子下去,容太后也起身回宫,皇帝这才挽了皇后的手,目露爱意。
“皇后,勤苦你了,为朕诞下了一双儿女,朕要重重的赏赐你,明日我就下诏,定咱们的儿子为日后的太子!”
十几里外的山村,一户农户的家里,兰姑姑抱着手中的女婴,交到了一对农户的手中。
“阿姐,这个孩子我就托付给你了,她身世不凡,日后定是有福泽庇佑,我不能眼睁睁的看着慕容皇后的孩子死去,这个玉佩是慕容将军死前赏赐给家父的,留给这个孩子,如若她可以平安长大,你定要告诉她身世!”
兰姑姑言尽,眼眸含泪,趁着夜色离去,女婴如同有所感知,一声长哭,痛彻心扉。
十六年后。
皇城里的成俊王府内,一派喜气。
门口处的红绸缎挂满了庭院,门塌上的铜钩上悬着大红色的金丝软帘子,窗格边上的床榻上,端坐着一个身着了大红色凤衣的女子。
此女子的身侧两边,是江南锦缎的背靠和一个引枕,铺着金线闪的坐褥子,好生的喜气。
门外的丫鬟小厮一个个腿脚麻利,全王爷府上下,断然都是一派忙碌的景象。
今日,是成郡王府内小姐的大婚之日,要嫁与的是数百公里之外的穆族的可汗。
屋内床榻上端坐的女子早已装扮完毕,敛起的鬓角,束起的长发,带上了凤冠,唯有等到吉时,入了花轿。
此番这女子并无炽热娇羞的念头,也无期盼,心里唯有所思该如何脱身而已。
她并不是那原本和穆族可汗定下族亲的皇族长公主安雅,而是一个农户家的女儿,年芳二八,名唤凌香。
数月之前,城里城外忽然多了为数不少的官兵,挨家挨户的搜寻有年龄适合的女子.
凌香的家虽然在城外十几里的地方,但是还是被官兵寻到了。
官兵并未多言,留下了几两银子说要带着自个过那富贵日子,便在母亲的眼下抓了自己。
她惶恐,但是也不敢违抗皇命,唯有遵从。
进了王爷府才数日后,她是日日被宫里来的姑姑教了规矩礼数,学那祖宗立法,舞文弄墨的本事也算是练了数月,方才知晓了自己在今日,要代替那长公主远嫁。
虽不情愿,但是皇命不可违,她只有含泪应下了。
房门忽然被轻推开,一脸生的小丫头缓缓踏进来,手里还端着一条金丝镶嵌的龙凤盖头,一路走到了凌香的身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