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不是所有的势力都有魄力一下子买几百上千的火枪的,乌鸦到了北边这么久,卖出去的火枪几十支几支的多,超过百支的都非常少。
一个是没有魄力,一百杆火枪再加上杂七杂八的开销,要小两千两白银,很多土匪不舍得。
第二是不会用,李清远卖的火枪虽然是燧发枪,但是他使用的步骤技巧和保养维修对于这些土匪来说简直就是如同天书,所以很多土匪看着也心痒痒,但是确闲麻烦,这哪有拿着大刀片子砍的痛快,还舒服。
第三是没有需求,大清也是禁武器的,不要说火器普通村寨就是连把像样的钢刀弓箭都没有,对付这样的村庄土匪们现有的武器就足够使用了,没有更新武器的需求。
而大一点的村庄,要么是宗族聚集要么是有地主大户,这样的村庄土匪轻易不会打主意,因为未必干的过。
以前这样的村庄是有火器的,但是从去年开始,乾隆颁布了法令大清全面禁枪不允许汉人生产,使用或者拥有火器,所以现在地主也没有火器了。
最后一个原因就是很多土匪没钱买,听着当土匪大碗喝酒大口吃肉很风光,但是其实大部分土匪过的还是很凄惨的。
饿肚子那是常有的事,能吃饱饭就是一种奢侈的追求,至于喝酒吃肉那只是少数头领碰到好事才有的福利。
特别是盛世的土匪,尽管康乾盛世水分很大,但是国内大部分地方还是和平安定的,所以土匪们只能窝在山里小心翼翼的动作,稍有不慎就有被剿灭的风险。
大户大族不敢碰,老是抢点小村落或者山民能有几个钱?
一个一百户的村庄未必都能抢到一百两银子,因为很多家里根本连一两银子都没有,抢完在一分,哪还有什么?
再遇到点抵抗死了几个,烧埋钱总要给吧?要是遇到有家室的还要多少救济点,所以大部分土匪过的日子也就比普通佃户好一点而已。
但是就是这好一点,就有人愿意当土匪,要么是好吃懒做的,要么是被地主逼的走投无路的,总之人口大爆发之后,这些土匪都不缺人,但是他们不敢随便招,因为养不起。
就像李寄,作为一个有理想的土匪,也紧紧敢维持一百多人的队伍规模,乌鸦去他的山寨里看过,只有不到一个月的存粮还大多是杂粮,银子李寄一个小包就打包走了,想来不过几百两而已,当然他是一个特例,他的钱大部分都用来养人了所以才这么少。
像李清远一开始抢的那几个哪个不是干了几十年才攒了那么一点。
所以李寄选择了直接抢,这也是他的无奈之举,当然他只想了好的方面没有想坏的方面。
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行规,土匪也有生活需求,所以也会有商人冒险跟他们做生意,像这样的人土匪一个是要负责保密,第二就是不能抢,要不然谁还敢跟你做生意?
李寄破坏了行规,李清远借乌鸦的手悬赏他的人头,这些都是正常的,不过消息发出李寄怕是在太行山是待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