裕王满脸焦急。
“杂交水稻是袁隆平爷爷用科学技术研究而来,为了它不知付出了多少汗水,换而言之,这是通过科学的手段,怎么说呢。
总而言之,以明朝的现有条件根本达不到,就像是盖十层高楼一样,得先有坚实的地基,还要有下面九层做支撑,才会有第十层。
而明朝连地基都无法完成,又何来十层高楼。”
徐阶闻言突然痛哭起来,掩面而泣。
将众人搞的都有些纳闷,嘉靖更是不悦的扫了他一眼。
“徐阶,你哭什么?成何体统?”
徐阶擦了擦眼泪,拱手答道。
“陛下,臣闻先生之言后,实在是心中难受,请陛下责罚……”
见他这版姿态,李春芳和高拱等人纷纷回过神来,眼中透露出懊悔之色。
“好你个老六,这么急于表现是吧,真是个老狐狸。”
这份忧国忧民的心,不管真假,却让嘉靖和裕王实打实看到了,自己怎么没想起来?早知我也哭,比他哭的更凶。[○?`Д′?○]
嘉靖瞬间就明白了他的用意,自是不好再责罚于他。
夏炎有些无语的看了眼徐阶,果然不管在任何时候,当大官的就没有不虚伪的。
“虽然明朝没有杂交水稻,但是也有别的高产农作物,根据史料记载,嘉靖三十四年时,就有一种十分高产的农作物传入了大明。
只是诸位都没意识到它的价值,所以没有大力推广种植,一直到几百年后的雍正皇帝时期才发挥出来。
不得不说,这是一个莫大的悲哀啊。”
“什么?先生此言当真?我大明境内真有此种粮食?叫什么?亩产几何?”
嘉靖一听还有这好事?既然能让夏炎评价都这么高,此种粮食定然非同一般。
张居正等人也震惊至极的看着夏炎。
夏炎一笑。
“它就是玉米,你们称之为玉麦,番麦,西天麦等等。”
“玉麦?先生所言是此物?”
嘉靖闻言后大为吃惊,这东西他当然知道。
张居正等人也一样如此,的确是在数十年前就已经传入大明,这一点他们都是清楚的。
可是众人都升起一个疑问,此物当真可以解决粮食问题?
“玉米在你们现有条件下,亩产的确不高,但是在我们后世,可以做到亩产几千斤,除了土地气候等因素外,关键还是种植技术。
我正好知道一些相关情况,可以帮你们提高产量,不说几千斤吧,定然远比现在多。”
“几千斤?玉麦当真有可能?”
嘉靖等人的三观,再次被狠狠击碎了,如今明朝粮食的亩产,也就两石到三石之间,大概二三百斤的样子。
如果种上这玉麦,岂不是能够翻好几倍?养活好几倍的人口?
“先生,求您告知提高产量之法,让本官付出任何代价都可以。”
高拱这次抢占先机,直接给夏炎跪了下来,满脸真诚和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