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有三个深度合作的工厂,其中一个小厂我还入了点股份,这样一来,他们的常规产品可以给我很好的价格,同时我也在其中的一家工厂开发一些我自己的产品,我出模具费和开发费,这个产品只能卖给我,总的来说,合作还是比较顺利的,产品质量和交期也能保证。”
“那你在他们那里开发的产品,万一他们也卖,你不就没有优势了吗?”
“不会的,那家工厂的老板是我以前的同事,我们认识已经快十年了,不会产生这样的矛盾。而且我出钱开发的产品的模具由我掌握,他没必要再去开一套模的,现在开模具很贵的,再说我一年下给他那么多订单,他犯不着为了一个小产品故意欺骗我的。”
“万一有客户要来拜访,你怎么办呢?”刘曼继续问。
“好办啊,带到加工厂去就行了,他那里有我公司的牌子。”
刘曼不由露出了佩服、惊讶的神色。
“你一个人做,肯定很累吧。”刘曼接着问。
“目前还行,上午做业务员开发业务,下午做跟单员处理订单,晚上还要看书或跑步,充实得很,一天很快就过去了。”
“既做业务员、又做跟单员,岂不是很辛苦?我觉得你还是应该尽快搬出去,招一个跟单,分担一下你的工作。”
吴晨见刘曼站在他的角度替他出谋划策,觉得她十分可爱,于是赶紧说,“是的,我也有这个打算,过完夏天会尽快找个地方搬出去。”
不过对于搬出去的时机他有着自己的考虑。经历过零八年金融危机对外贸的冲击,以及自己小本创业、艰难起步的现实,吴晨早已养成谨慎的思维习惯,除了梦想成功,他考虑更多的是困难,有时宁可慢一些但资金链绝对不能断,更何况这几年的外贸大环境实在算不得好,原材料涨价、汇率升值,还有贸易摩擦,这些他都不得不做好准备。
刘曼一边看着手里的英文合同,一边又问:“你一人在家里工作,不无聊吗?”
“怎么可能无聊哦!你想想看,九点钟上班一打开电脑就有七、八封邮件要处理,做合同、下订单、还要安排发货,有时还要去银行,一天忙得要死,怎么有时间无聊。当然了,也不是天天这样,不忙的时候,还要学习、看书啊。”
“那倒是,不过你还是要赶紧搬出去,招个人帮你分担一下。”
“嗯,这个肯定要的,否则精力无法聚焦到业务开发上。”
“那祝你早日实现这一目标阿。”刘曼用鼓励的口吻笑着说。
“对了,一直忙着给你介绍,都没给你倒杯茶,你想喝什么?我这里只有绿茶,要喝吗?”吴晨问。
“不用了,我在家里刚喝了一大杯牛奶来的,再说马上要吃午饭了。”
“是啊,午饭我准备了冬瓜排骨海带汤、番茄炒鸡蛋和五常大米饭,还有昨天在杜三珍切的猪耳朵。”吴晨说。
“可以了,可以了,不要弄那么多,我吃不了多少的。”
刘曼急忙让吴晨不要准备那么多饭菜,她看着作为办公室的次卧,又问道:“可以看看你公司的网站吗,老实说你讲了那么多,我对你的产品还是一无所知。”刘曼说完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行,吃完午饭再看吧,到时我把网站、开票资料和客户付款水单都给你看看。”
吴晨已经感觉到刘曼对他业务的真实性有点怀疑,他很理解这种心态,毕竟一周以前,他和刘曼还是两个完全不相干的陌生人。如果说在那个恶心男人的多次灌输下,刚进门时刘曼确实有这样或那样的疑问,但是现在提出看网站,却是由于好奇心的驱使,她很想看看吴晨卖的产品长什么样,因为她实在无法想象一个人在家里便能把产品卖到全世界。隔行如隔山,吴晨对此一点都不觉得意外。
“要我帮你一起弄吗?”刘曼随手撸起袖子,做出要帮忙的样子。
“不用,怎么要你干活呢?”吴晨笑了,刘曼也笑了,他接着说,“再说,饭已经煮好了,一个锅炖排骨,一个锅炒菜,很快的,你先在椅子上坐一会儿,很快就可以吃了。”
……
吃过午饭后,刘曼坚持要洗碗,吴晨看着刘曼像小孩一样光滑鲜嫩的手,说:“我来洗,你这双手在家里估计从来没洗过碗吧。”
“没关系的,哪有那么金贵。”刘曼愉快地说。
“实在要做的话,你就帮我把餐桌擦一下吧。”
“行,没问题。”
吴晨在厨房里洗碗,刘曼在餐厅里认真地擦着桌面,难道这就是所谓的最初默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