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因……”
红云嘴里念叨两遍,随后忍不住大赞出声:
“道长所言极是,若后代不贤,祖先纵是取得一国之地,也无法守护。
昨日粮仓被盗,而百越五十万大军所需之粮又极为庞大。
一旦不能短时间拿下百越,始皇帝必然会下诏征集粮草,到时吾等该何去何从?”
“公子想要什么?”
“何意?”
方时轻声解释:“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人总希望天地万物都是自己的,可往往事与愿违。
人最重要的是有自知之明,接受自己的普通。
不管遇到什么难题,首先要想清楚自己到底要什么,能放弃哪些东西。”
“唉!吾也不是不知好歹之人,无非就希望红氏能够一直保留贵族之位。
说实话,若秦国实行分封制,哪怕只是扶苏公子的郡县分封并行制,我也不会担心。
如今粮仓被盗,一旦始皇帝下诏征集粮草,我们这些人首当其冲,交不交都是死。”
方时听明白了,交出粮食则相当于叛变楚国,这些人暗中蛊惑黔首反抗秦国,自己却帮助秦国,其他贵族会怎么看?
不交那就更危险,秦国必然趁此机会灭了他们收回土地。
年初秦始皇下诏‘黔首自实田’,这足以证明秦始皇已经看到土地问题。
然而,秦始皇是骄傲的,他做不出出尔反尔之事,既然答应放过各国贵族,就不会无缘无故下手。
“百越之南有一地,此地一年四季温暖如春,还有一大块平原。
其西面有一座山脉,跨过山脉还有一块不亚于关中之地的平原。”
说到这,方时嘴角微微上扬:“屈大公子教书识字,将来必进入官场。
河西走廊月氏、乌孙氏、匈奴盘踞其中,对中原王朝形成威胁,边境黔首无不痛恨。
跨过河西走廊,西域之地有众多香料,乃大秦稀缺之物。
人口大涨,始皇帝若不及时改变土地制,不出十年天下大乱,先交出一些粮食等待时机有何不可?
公子,四条路摆在眼前,你会怎么选?”
红云低头沉思,半晌之后缓缓抬起头:
“一是向秦非子学,二是学孔子为家族赢得名望,三是为秦做事,打通河西走廊,四是推翻秦国?”
“是!”
“红氏并无权倾朝野或为王之心,只想让家族一直传承下去,还请道长教我。”
“贫道确实有一条路,就怕你们不想去做,此事自古无人做过,哪怕尧舜禹汤也没做过。
当然,若红氏子孙一直秉承这个理念去做,无人敢灭红氏也不想灭红氏。”
红云眼神一亮,站起来躬身一拜:
“若能得道长指点一二,红氏一族必然倾尽全力,为道长宣扬戏道。”
“无量天尊!既然居士如此诚心,贫道便说说自己的想法。”
话到这,方时顿了顿,从袖口摸出一块白布递了上去:
“这便是从未有人走过的路,红氏若秉持这种理念,天下人无不信服。”
红云接过白布,仔细看了遍,眼里闪过狐疑之色:
“为国尽忠、为民谋利、为严教子、得寸不进尺?
道长,这是何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