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8月17日22点,周六,农历七月十四。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鬼节”,又被称为中元节或盂兰盆节,因地区和不同的传统而有所不同,通常有两个主要日期,即七月十四和七月十五。
其中,七月十四被认为是“鬼门”开启的日子,而七月十五则被视为“鬼门”关闭之日。
鬼节是对先人的一种尊重和纪念,体现了中国文化中孝道、敬祖的传承和延续。
在余歌老家,通常称为“七月半”,人们一般在七月半前几天,就会点燃香烛,烧纸钱和其他物品,以示对祖先和亡魂的敬意,这些物品被认为可以在阴间使用。
余歌此刻则在外地忙着上班搬砖呢,这些事情一般都是在农村家里的父母去操弄的,有时余歌在家的时候父亲也会稍微给他普及一下这些东西,并让他学着点。
地铁11号线上。
余歌结束了一天忙碌的工作,拖着疲惫的身躯,将自己塞在一处靠边的座椅上,余歌特意观察了一下,选了非爱心专座的区域。
现在这个时间点地铁上的人不算特别多,但也不少,有背着包的年龄跟他差不多的打工人,也有拖着行李箱,大包小包的游客。
“有人看海,有人被爱,有人加班到现在。”余歌叹了口气。
最让余歌印象深刻的是一位坐在地上的农民工大叔,他的衣服褪色了,布满了泥渍,但那双眼睛却闪烁着一种特别的光芒。
余歌并无多言,从兜里掏出手机,打开了起点阅读器,这是他每天最享受的时光。
这个快节奏的时代,看着小说世界中不同的人的不同经历,余歌觉得很放松。
记得有一位伟人曾经说过,每一本书都是一位作者的心血,你总能从这本书中学到东西。
余歌觉得非常正确,但是还要加上一条,书中的每一条评论,那更是精彩绝伦。
“占楼,今天给大家表演一个吞楼大法。”
“4008 823 82#,把#改成3,就可以吞楼,不信试试[滑稽]。”
“不会真的有傻子相信然后去尝试吧。”余歌在心里诽谤道。
余歌找了一个还没有人评论过的句子,在手机键盘上默默的输入了起来。
“不能复制粘贴真是麻烦,得给这个APP提一个优化。”余歌吐槽了一下。
随着余歌点击了“发表”,周围的一切事物仿佛都静止了一般,就连车厢内的照明灯光也“噗嗤”闪了一下。
有人抬起头看了一下,没有过于在意。地铁车厢的照明灯通常采用的是交流电源,车厢内的电力系统和照明系统会随着列车行驶的状态而发生变化。
例如列车启动、刹车、转弯等操作都会对车厢内的电力系统和照明系统产生影响,导致照明灯出现闪烁的情况。
余歌把视线重新放回到了手机上,只见那段句子的结尾处出现了一个小气泡,里边有一个阿拉伯数字‘1’。
果然是假的,余歌为自己又识破了一个小把戏而感到自豪。
余歌用手指轻轻地点击了小气泡一下,等待加载动画完成,映入眼里却的是一片空白。
嗯?余歌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情况,他看着这片空白,感觉自己的大脑停止了思考。
大脑是一片白茫茫的,眼前也是一片白茫茫的,抬头看看周围也是一片白茫茫的,车厢外也是一片白茫茫的,整个世界都是一片白茫茫。
......
“小伙子。”
“小伙子,醒醒。”
余歌一脸懵逼的看着眼前穿着制服的人,自己刚才是睡着了吗?这是到终点站被工作人员叫醒了?还是刚刚回复的内容不合规被查水表了?
余歌小脸一红,急忙猛的站起来准备下车,脑袋只觉得一阵眩晕,来人赶紧伸手扶了一下,余歌这才没有摔倒。
“各位乘客刚刚应该听到了广播里的内容,首先非常感谢各位的理解与支持,多余的话就不说了,虽然只是应急演习,但是希望大家都能重视,毕竟生命只有一次,人生没有重来。”
余歌又重新坐回到了座位上,在看到余歌状态稍微好转点之后,这位穿着制服的人才清了清嗓子说道。
“等会希望大家不要拥挤,注意安全,有序撤离即可,行李物品就不要携带了,我们工作人员会给大家保管好的,大家不用担心。”
“下一站的时候大家就跟随我的指引,有序撤离,再次强调,安全第一!”
余歌从这位工作人员的话中大概明白了,应该是有个什么应急演习被自己给遇到了。
余歌还是很愿意积极参与这种活动的,平时这些演习别看没什么用,在关键时刻可是能救命的。
余歌看到大部分人都点了点头,有些人还很激动的附和着,但也有些人黑着个脸,还有些人露出一脸不屑的表情。
不对,不对,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