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6月没几天,梅雨季到了。
天空灰蒙蒙,到处湿哒哒,这时候正是梅子的黄熟季节,清江县人称之为梅雨,刘家河人却叫霉雨,倒不是认不得字叫错,而是衣服晾不干,连屋里子都带着一股霉味。
傍晚,斜阳刚收,不一会儿,雨水又双叒叕了。
闷热又压抑的气氛随之而来,真是叫人急坏了,就连刘二和也跟着糟心。
到处稀泥窝,路上也不好走,放学后索性去和大姐收拾房子。
前些天,沈大爷的房子拿下来了,刘梵音说,“这老头真难说话,墨迹了几天,才谈到2000,往下就一分不肯再让了。”
办户本时,刘二和也去了,在他的坚持下,最终写的是刘梵音名字,心里想的是弥补上辈子对大姐的愧欠。
“二和,咱们赶紧回去吧,爸整天穷忙,也不知道妈和老三他们怎么样了?”刘梵音边收拾边说道。
夏天日长,滑了一路,到家时天已麻黑,傻妈烧灶,老三正在锅屋和幺妹吵架,动不动还推小丫头一下。
刘二和赶紧拉开老三,“你咋还跟幺妹吵起来了?”
老三气冲冲说,“不肯摘菜,这祖宗还要麻花吃,死犟的,不揍才怪。”
“你是男的,不该让着幺妹呀?”又对幺妹说,“放乖点,今晚回来迟了,哥明天买给你。”
幺妹哼哼唧唧,不住嘴的哭,又缠上了刘二和。
刘二和越哄,这小丫关哭的更起劲,声音越大。
刘二和没办法,只能拿出杀手锏,板起脸吓唬她,“再哭,不听话,以后不给买了。”
小丫头立马止住不哭了,“锅锅,我听话,保证不哭了。”
刘梵音一边摘菜,一边止不住笑着嗔道,“除了你和咱妈,这丫头也就自个惯自个!”
饭菜上桌,一家人正准备吃晚饭的时候,刘海全回来了。
这些日子他越发不如意,被王家打得跪在地上太丢人现眼,觉得在刘家河混不下去了,整天往外村跑,就是从来没想过自已原因。
一到家,自已给自己倒杯水,就穿着大裤衩在堂屋晃荡。
刘二和眼不见心不烦,又不忍直视父亲这个样子,说道,“爸,你吃了吗,我给你盛饭去。要不你先洗个澡,天热,也好清爽清爽。”
又对老三说,“快去给爸吊桶水,再加瓢热水,井水凉会伤骨。”
“你们吃吧,我在外吃过了。”刘海全拿起烟锅,惬意抽一口,蹲到门槛上又叹息一声,“哎,这一天天忙的……”
父亲今天难得这么正常,能心平气和说话,刘二和倒是抱着劝的心思,耐心说道,
“爸,大姐店里每天早出晚归的忙,现在我功课紧,秋季开学也要住校了,妈头脑不好,老四性子燥,老四又小,这家里以后还要靠你。
要不你生意停了,就留家里照应着吧,好坏家里日子现在还过得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