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城网

字:
关灯护眼
我的书城网 > 柳逸的乌托邦 > 三、无业游民

三、无业游民

一个念旧的人,一个内心里不想长大的人,对故乡必然会有深切的眷恋。我对那个日渐落寞的小村子念念不忘。

故土难舍,谁又不是呢。

所以,我想写它。

写那片黑土地上流走的岁月,写东北农村的几度变迁。

我出生长大的地方,我想用文字,留住它的模样,也说一说葛家屯儿的酸甜苦辣和它一路的离合悲欢。

我要写的故事里,没有离奇的穿越,也没有俊朗的霸总。没有魔界的雷霆之怒,也没有江湖里的杀父仇敌。

它跟商界逆战、宦海沉浮也搭不上边儿,我不在那个层次,不具备写作的条件。

所以,这个故事,它没有曲折离奇,没有波澜壮阔,更不可能高端大气有格调。它只是真实的,发生在东北一个小村子里的往事。

在葛家屯儿的故事里,只有柴米油盐,儿啼妇嚷。

离开的人也没有大富大贵,守村的人也没有励志前行,没有哪个角色能称得上轰轰烈烈。

一切都不过是一年年春去秋来时节,寻常百姓的日子,不足为外人道,只是我想写它。

葛家屯儿代表不了整个东北农村。

在经年累月的消磨里,它算是东北农村大体上的一个缩影。

我很喜欢听长辈讲过去的故事,我想以讲故事的方式,把这本回忆录写出来。

安安静静的写,不紧不慢的说。

为什么有想要记录下来的念头,有两个原因。

一是想让零零后出生的东北孩子们,能够多了解一些,在他们生活的土地上,在并不是很遥远的年代,在农村这个社会底层,曾经有着什么样的人间烟火。

那烟火中的群体很渺小,微不足道,但它不能被历史的车轮碾压过随即就掩埋掉,总该多留下几枚痕迹。

做为半老不老的过来人,我见证了东北农村四十年的改革发展历程,经历了一个小村庄的欢笑和泪水,也目睹了年轻人一去不归的背影。

直到今天,2024年,村子里剩下的寥寥数人,他们步履蹒跚,容颜迟暮,映衬着村子的空空荡荡,满目苍凉。

村里人热火朝天的农忙场景已经不见了。

孩子们成群结队的打闹声不见了。

满身朝气的年轻人不见了,一片土地的灵魂昏昏睡去,只留下一片暮景残光。

葛家屯儿,它像是有着无尽的心酸和期待想要诉说,我看着它,心里很不是滋味儿。

我想,把这个掩身在尘土里的,被时代垂怜过又被时代抛弃的村庄写下来吧,也算是给我们八零后,九零后这一代东北农村长大的孩子留个纪念。

希望我们的后辈,能看看它的风雨沧桑和不屈不挠,也看看它今天的灯枯油尽,日薄西山,那都是它真实的模样。

我想写的另一个原因,来自我高中的语文老师,赵丽梅老师。

在一九九九年,高中二年级的语文课堂上,她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说柳逸长大后会成为一个作家。

她认为也期望我将来能够写书。

这是她在读过我的几篇作文之后,觉得我文笔还不错,随口说的一句。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对十七岁的柳逸来说,成了莫大的鼓励,倍增了写作的自信心。那时候我就想,我一定要写出一本好看的书来。

现在想想很可笑,年轻人总是满怀希望,给点儿阳光就灿烂。

赵丽梅老师拔高的期望,和我不自量力的自信心,在我毕业后面临的现实生活里,不堪负重。直到今天,我的自信心余额也不足,我不确定自己能否把它好写。

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有脸面,去见见我当年的恩师呢。

大学毕业以后,我没有认认真真地写过什么,进入社会,又浑浑噩噩地成了一条咸鱼。我想说这条咸鱼的存在很长寿,近二十年。

可咸鱼它本身就是死的,死了二十年,只是灵魂未僵。

它还在挣扎着。

我躺在床上发着呆,决定要写一本书。

那么,就尝试一下吧。

从七十年代末的葛家屯儿写起,就这样。

我想让一条咸鱼翻个身,虽然翻过来它还是一条咸鱼。没关系,哪怕是糊在锅上也没关系,它动弹了就行,不再死气沉沉就行。

不要再死气沉沉了!

安静的黄昏时分,我坐在电脑前,我的猫咪慵懒地趴在键盘旁边。它是一只英短蓝白,总是粘在我的身边,找一个不近不远的位置趴下来,很安静。

我点上一支烟,打开了Word文档。

空白的页面,在我长久的凝视下,一点点的浮现出画面来。

起笔。

我有故事,如果你想听,把酒倒满。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盗墓穿HP:张家美强惨近战巫师古域罪影从地虎开始的国漫大乱斗古墓秘事我出生那天,全身长毛,阴帅拜门走阴门开局道士下山:云游一年家被偷门的背面龙族:镇魂街归来的路明非盗笔:人狠话多